云霞育儿网

1991年,苏联一名宇航员刚飞上太空,国家解体了,他被遗落在太空上311天,当他

1991年,苏联一名宇航员刚飞上太空,国家解体了,他被遗落在太空上311天,当他好不容易回到地球时,更悲催的事情发生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3月25日,一艘联盟号返回舱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着陆,一个身着苏联宇航服的男子费力地爬出舱门,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他叫谢尔盖·克里卡廖夫,311天前他从地球出发时,是苏联的一名宇航员,如今归来却成了一个国家消失后的“遗民”。   他出生于1958年的列宁格勒,成长在一个重视知识与技术的家庭,少年时期的他酷爱拆解各种机械装置,尤其迷恋有关飞船和太空的图画,当时苏联全民热衷航天竞赛,火箭升空的新闻频繁出现在电视与广播中,克里卡廖夫的志向因此早早扎根。   大学他选择了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苏联航天核心单位,他初期负责地面测试与飞船对接设备的技术改进,工作中展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与系统思维。   1985年,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宇航员候选人,仅一年后即获得飞行资格,1988年底,他首次飞入太空,参与和平号空间站任务。   他在轨道上停留超过百日,执行了多次太空行走任务,为空间站加装了新的舱段模块,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这次任务不仅刷新了当时苏联宇航员在轨时间的纪录,也使他跻身国家航天骨干行列。   1991年5月,克里卡廖夫再次出征,这次任务被原计划为期约八个月,目标是执行科研与维护操作,他与苏联指令长以及英国短期访问宇航员一起乘坐联盟TM-12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   在对接阶段,自动系统出现异常,他凭借冷静判断与训练有素的技能,手动完成了精准对接,飞船安全抵达空间站,三人顺利进驻,英国宇航员在完成短期实验任务后返回地球,克里卡廖夫与指令长继续驻守空间站。   起初一切按部就班,地球上传来日常指令,补给计划也在安排中,可从七月中旬开始,通讯变得零散,有时一整天都收不到信息。   几周后,补给船始终未到,轮换人员也迟迟未见踪影,到十月,指令长被安排返回地球,新到的宇航员沃尔科夫接替职位,克里卡廖夫本应随前一班飞船返回,但计划突然改变,他再次被要求留守空间站。   到了十二月,情况彻底失控,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宣布独立,克里姆林宫降下了象征国家的红旗,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作为一个政权体正式走向终结。   由于航天系统由多个新独立国家共同控制,和平号的指挥链陷入混乱,拜科努尔发射场归属不清,原计划用于轮换宇航员的飞船陷入停滞,资金紧缺更使俄罗斯航天部门无力单独承担新发射任务,接回克里卡廖夫的计划遥遥无期。   空间站的资源开始告急,他们被迫压缩食物配给,维生系统运转趋近极限,长期失重使克里卡廖夫的身体急剧变化,肌肉流失、骨密度下降,体力大不如前,他只能每日依靠简陋的抗阻训练保持最基本的行动能力。   新的希望来自地球以外,西方国家的合作与金援成为唯一的出路,德国政府为一项航天合作支付了高额费用,换取了联盟飞船一个座位。这笔资金得以支撑起发射计划,1992年3月,联盟TM-14飞船发射,送来一位德国宇航员,并带来了接他回家的消息。   3月25日,他与搭档一同着陆哈萨克斯坦草原,回到地球时,他体重较出发时减轻超过12公斤,视力出现永久性下降,步伐蹒跚,需要搀扶才能站稳。   但更残酷的现实还在后头,他回到的是一个新国家,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猖獗,他的工资缩水到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家中亲人承受着一年多的精神煎熬。   甚至因为通讯延迟与管理混乱,有人误将他列为“擅离岗位”,给家属带来巨大困扰,他原以为作为国家英雄将受到尊崇,现实却冷酷得多。   即便如此他并未远离航天事业,不久之后,他再度被邀请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他成为第一批常驻成员,也是首位登上美国航天飞机的俄罗斯宇航员,数年后,他以超过800天的累计太空驻留时间,创下人类航天史新纪录。   他曾在太空中度过311个孤独又沉重的日夜,也曾在祖国消亡的沉默中忍耐不安,他的故事不是奇迹,而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倒影,一个人被命运推向历史最边缘的高空,却依然选择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