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深圳,男子海边溺水,呼吸心跳全无!不料,江西女游客的一个动作让众人瞬间泪目了,结局很暖心!
据中国青年报7月1日的报道, 深圳海滨,一个男的玩水时不小心溺水了,被人拖上岸时已经没了意识。
脸色发青,岸边围了一圈人,有人喊、有人拍视频、有人议论,大家都看得出来情况很紧急,可就是没人敢上前动手。
就在这时候,一位女士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什么都没说就直接跪在了沙滩上,开始抢救。
她叫匡建兰,江西吉安泰和县中医院的主管护师,对于她来说,这时候没有犹豫的时间,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心肺复苏。
但真要做起来,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中午沙滩上太阳正毒,她跪在沙子上不光晒得头晕,几分钟内全身都要湿透了。
心肺复苏这种事靠的是一口气和力气,连续按压,匡建兰呼吸变得急促,汗水往下滴。
她自己都在心里喊着:“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四分钟,匡建兰硬是挺了下来。
终于,那男的胸口开始起伏,呼吸慢慢恢复了,人也缓过来了。
可以说,是匡建兰生生把他从鬼门关里给拉了回来。
这其实是匡建兰一次普通的休假,她只是带着孩子来深圳旅游,没想到会在海边遇上这事。
而她的孩子,全程看着妈妈跪在地上救人。
对一个孩子来说,那一刻妈妈就是英雄。
救完人后,匡建兰什么都没说,没留名字、没留联系方式,牵着孩子就走了。
如果不是后来媒体找到她,她甚至可能就这么默默回到老家。
直到她单位同事送上鲜花办了欢迎仪式,这段事迹才真正走进大家的视野。
这事很快火遍网络,网友纷纷点赞,。
也让不少人想到了不久前的几位英雄人物,比如那位在非洲牺牲的中国医生,和在杭州挺身救人的俄罗斯姑娘。
虽然来自不同地方,说不同语言,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做了同一件事:伸出援手。
不过大家除了感动,也有很多讨论。
有不少人提出:国家是不是该把见义勇为“奖励机制”明确下来?
比如给钱、给户口、给编制……甚至还有人喊话:“要让英雄有回报,才能激励更多人站出来。”
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但话说回来,这种“明码标价”的激励,真能让人发自内心去救人吗?
还是会让一部分人为了奖励去“表演”见义勇为?
这是个挺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最直接的警示其实是:别拿自己和水开玩笑。夏天玩水虽然爽,但水火无情不长眼。
会游泳不代表能抗风险,哪怕自信也别轻敌。
那位被救的男子是幸运的,因为刚好遇到了匡建兰,但这种运气,不是谁都有。
下一次,如果再有人溺水,我们还会有匡建兰的身影吗?这是个未知数。
信源:都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