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台湾省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今天凌晨在社交平台发文:当无罪推定、证据说话这些法治根

台湾省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今天凌晨在社交平台发文:当无罪推定、证据说话这些法治根基被践踏,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还能指望谁? 就说那个彭振声的案子,这位台北市前副市长,就因为卷入个京华城案,被检方一状告到法院,指控他涉嫌贪污、受贿,直接关了快10个月。更让人唏嘘的是,7月1日开庭前,他老婆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跳楼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这事儿闹得全台震动,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都在打鼓:要是彭振声这种有头有脸的人,都能被这么对待,那我们平头老百姓遇到事还能找谁讲理去?连韩国瑜都忍不住发声,说台湾曾经引以为傲的民主自由“再次受到巨大震荡”。 这话可真不是危言耸听!根据台湾媒体的消息,彭振声案调查了大半年,检方天天提审他,要求他交代贪污受贿的细节,可彭振声根本就交代不出来,因为检方的指控根本就没证据,柯文哲和沈庆京都跳出来说,怀疑彭振声认罪是被威胁的。 更离谱的是,侦讯过程中,检方居然把资料泄露给媒体,各种抹黑报道铺天盖地,可等侦查终结了,又躲起来不敢面对。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先斩后奏,摆明了要把人往死里整。 有人可能会说,司法程序本来就复杂,难免有疏漏。可你看看台湾这些年的司法案件,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疏漏,而是系统性的问题。 比如陈水扁的洗钱案,一审说追诉权时效过了,二审又说程序有问题发回重审,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判免诉。还有马英九的特别费案,一审被判有罪,二审又无罪,连最高法院都介入了,这司法的公信力还剩多少? 最让人寒心的是,台湾的司法系统似乎患上了“选择性失明症”。同样是涉贪,郑文灿被带走调查后很快就交保,案子一拖再拖;而柯文哲和彭振声就没这么好运,一关就是近10个月,连基本的医疗都得不到保障。 更讽刺的是,林宜瑾作为“赖系”自己人,同样涉贪却至今逍遥法外。这哪里是法治社会,分明是“绿营说了算”的丛林法则。 在这种环境下,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更是惨不忍睹。有民调显示,超过53%的民众对检察官的公正性没有信心,近6成民众不相信司法会给政治人物公正判决。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法官的信任度居然还不如新闻记者。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去医院看病,宁愿相信江湖郎中也不相信主任医师。 台湾的司法系统为啥会变成这样?说白了,就是被政治渗透得太厉害。 民进党上台后,大力推动司法“绿化”,从大法官到基层检察官,一水儿的绿营分子。这就导致司法不再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是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看看彭振声案,检方和特定媒体勾结,把侦讯内幕当连续剧播,每周二固定更新,这哪里是司法程序,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审判。 还有那让人诟病的司法效率,一个案子拖个几年是常事,柯文哲被羁押9个月还没判决,彭振声在看守所里身体都垮了,连低血钠这种病都没人管。更夸张的是,法院连打印纸都缺,法官却要处理比十年前多50%的案子,能不出问题吗? 如今,台湾的司法系统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司法不公导致民众不信任,民众不信任又导致司法更难公正,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看看那些因为司法不公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人,许昆源、庞建国、王高成,现在又加上彭振声的妻子,他们用生命发出的呐喊,却依然唤不醒装睡的司法系统。 韩国瑜的话,可以说是彻底剖开了台湾司法系统的脓疮。但问题是,就算脓疮暴露在阳光下,又有谁来真正解决问题呢?司法改革喊了8年,结果越改越糟;民众抗议一次又一次,结果只是徒劳。 也许,这一切正如岛内舆论所说,这是赖清德上任后民怨的集结,是在野支持群众的怒气总和。但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终究是最大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