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大怒:“你想死就死吧!你死了,我多得是女人立后。”说完,甩袖离去,马皇后见状并没有生气,而是留恋地望着朱元璋的背影。 翻开《明史》,说起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这对帝后,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情深典范。但民间流传着一个片段,说马皇后病危时,老朱曾对她恶语相向,说“想死就死”、“多得是女人立后”。 这话听着刺耳,可若真以为洪武皇帝薄情寡义,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对患难夫妻其实对对方充满了真情实意。 马皇后可不是一般的后宫妇人,她本是郭子兴的义女,当初许配给朱元璋,多少有些“政治联姻”的味道。 可两人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一起经历过最苦的日子。史书《明太祖实录》和《明史》都记载,朱元璋早年曾被岳父郭子兴猜忌关押,没有吃的,差点丢掉性命。 马氏冒着生命危险,“窃炊饼,怀以进”,刚出锅的炊饼把她的胸口都烫焦了,这份在刀尖上讨食的恩情,朱元璋刻骨铭心。 老朱打天下,马氏就是他的“贤内助”,更是他的“战略伙伴”。她不光管后宫,更帮着整理军令文书,一丝不乱。男人们在前线拼命,她就带着家属们在后方缝衣筹粮,稳住了军心。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不止一次公开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这话分量极重,是把妻子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宫里人都知道,晚年朱元璋脾气暴躁,谁伺候不好都害怕,可只要马皇后一到场,他立刻就能压住火气。这份独一无二的信任和依赖,历史上哪个皇帝有过? 马皇后贤德,更是以柔克刚的高手。朱元璋性子烈,动不动要杀人。像大学士宋濂卷入胡惟庸案,眼看就要掉脑袋,是马皇后劝道:“老百姓家请老师教孩子,都讲究善始善终,何况天子?”一句话救了宋濂一命。 1382年,马皇后卧病不起。史书《明太祖实录》写得明白,马皇后知道自己不行了,坚决不吃药。 她说:“生死有命,求神拜佛有什么用?医生哪能一定救活人?万一吃了药还是不好,岂不是要因为我连累医生们获罪?”她用自己最后一点力气,保护了身边的人。 而这个铁血皇帝,平生最怕失去的就是这个陪他从乞丐堆里爬上来的妻子。他坐拥天下,却只有在她面前才能放松,才能找回一点“人”的感觉。 眼看爱妻病入膏肓,药石罔效,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把命换给她,可她偏偏为了不连累御医,连药都不吃……这让他痛心不已。 那声怒吼,哪里是真心话?那是绝望到极点的男人,面对挚爱即将离去却束手无策时,口不择言的锥心之痛,他甩袖离去,怕自己崩溃。 而深明大义的马皇后,太懂他了。她看着他愤怒离去的背影,眼中只有留恋和不舍,哪里会怪他?她知道,这狠话背后,是丈夫对她深入骨髓的爱与无法承受的失去。 果然,马皇后一去,朱元璋“恸哭不已”。他做了一件历代帝王都做不到的事:宣布终身不再册立皇后。这是他用最决绝的方式告诉天下:马秀英,是他此生唯一的皇后,无人可以替代。 史学家陈梧桐研究指出,马皇后死后,明太祖性情大变,处理胡惟庸、蓝玉等大案时株连之广、手段之酷烈,远超从前。没了这位“贤内助”的温柔规劝,他心中的暴戾失去了最后的“锚点”。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赞成大业,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明太祖实录》(卷 147) 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 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第十一章 文|祁年 编辑|萱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