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越南会非常惨! 越南骗了中国,牺牲中越合作,换美减税26%,中方6字回应意味深长。 在世界格局中,小国的生存,从来都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越南的最新举动,引起了外部人士的警告:“情况将会很糟糕。” 不久前,越南总理还信誓旦旦,说与美国谈判时会顾及他国利益。 谁知道这句话才说完,越南转头就跟美国签订了一项惊人的贸易协议。 这到底是精心策划的策略,还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其背后的代价,恐怕远超想象。 协议是在2025年七月完成的。 表面上看,美国人给足了“诚意”,把越南输美商品的关税从可能高达46%一口气降到20%。 越南貌似赚到了26%的关税优惠。 而在这份协议的背后,却并不是这样的。 越南竟应允对美国货物征收零关税,此举措无疑是向美国货物洞开大门,这会给本国工业带来极大影响。 还有更奇怪的条款。 根据该协定,对通过越南向美国出口的第三方国家的货物征收最高40%的惩罚性关税,特别是那些中国产品。 越南想要成为一个自由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经济”,但美国并没有满足他们。 这还不算,美国还向越南的工厂派驻了大量的官员,他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 越南为何愿意吞下如此苦果? 说到底,其根源在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倚仗。 到2024年,越南对美国有123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这一数字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 越南的经济如果丢失了美国的市场,毫无疑问将会发生崩溃。 正是这种巨大的诱惑,让河内以为单凭那26%的关税减让就能大赚一笔,却严重低估了这场单向豪赌的长期风险。 这无异于自断经脉。 首先,美国的贸易方式总是变化无常,美国可以随意提高“40%的出口税”,而越南则完全被美国控制着。 其次,越南本土那些本就脆弱的产业,将在零关税的美国商品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而最为要命之处在于,越南严重低估了中国这一其最大贸易伙伴兼供应链核心的重要性。 实际上,此协定直接指向中越两国业已存续良久的产业链。中国已是越南17年来最大的贸易伙伴。 到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300亿美元。 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工业成品,从电子产品到纺织服装,其上游的半成品和原材料,比如电路板和布料,超过六成来自中国。 而现在,40%的惩罚性关税,就像是一把刀,将整个供应链的命脉都给斩断了。 越南的生产成本将大幅攀升,直至难以承受。 这种做法,不仅重创了中越多年建立的战略互信,也可能让两国共建的“两廊一圈”经济带等合作项目被迫改道。 此消息一经传出,越南股市旋即大幅下挫,胡志明指数亦随之涌现出一片恐慌性卖盘。 不少在越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再评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计划将产能转移到泰国和马来西亚。 外国投资者的想法很简单,失去了成本优势,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双腿去投票。 对于越南的此类行径,中国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商务部发言人“正在开展评估”的回应,短短六个字,分量却不轻,言外之意是给河内敲响了警钟。 北京应对措施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备选方案。 比如,对越南高度依赖中国的电子、纺织等行业进行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就能轻易掐住其命脉。 同时,中国也完全有能力扶持泰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东盟国家,替代越南的转口贸易地位,直接将其架空。 这场比赛也揭示了越南所处的尴尬境地:美国只不过是把它当成了一个顺手的棋子。 美国此举可谓高明,一是为了扰乱中国的供应链,二是为了测试东南亚国家的“忠诚度”。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越南宣布这一交易之日,已经有八条船开往中国,很显然美国已悄然放松了其乙烷出口的限制。 这再明白不过了,美国只是在利用越南牵制中国,而越南却傻傻地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 除了经济上的“割肉饲虎”,越南在地缘政治上也频频配合美国的步调,在南海争议区域的动作不断,甚至与印尼签署划界协定侵入中国断续线内,挑战中国的底线。 可最终,越南很可能陷入“失去中国市场、受制于美国霸权”的双重困境。 受美国产品倾销、供应链断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越南的前途的确是一片黯淡。 为了眼前的关税优惠,不惜牺牲战略互信和产业链根基,这种短视行为带来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在复杂的国际棋局中,审慎权衡、看清长远利弊,才是一个国家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的根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