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天,张爱玲的父亲趁妻子不在家,偷偷拿着针管来到张爱玲的房间,在昏迷的张爱玲胳膊

一天,张爱玲的父亲趁妻子不在家,偷偷拿着针管来到张爱玲的房间,在昏迷的张爱玲胳膊上注射一针。 张爱玲被胳膊上刺痛惊醒,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又闭上眼睛不肯看。 这场沉重的痢疾让张爱玲病了半年之久,真正叫张爱玲感到生活无望的却是父亲的暴力对待。 在楼上那间阴暗的小屋里,张爱玲被两个看守轮流监禁,伤心、病重将她折磨得形销骨立,张爱玲心想,要么死在这间屋子里,要么逃出家去从此一刀两断。 父亲张志沂清醒的时候,到底还是对张爱玲有点儿父女亲情,担忧张爱玲生病死亡,于是找来医生开了药,亲自给张爱玲打针治病。 “你既要把我囚禁在家里等死,又何苦来救我,假惺惺的做给谁看!” 张爱玲有母亲黄素琼倔强刚烈的脾气,一旦恨上了谁,就绝没有缓和的余地,此时面对父亲难得的温情,张爱玲忍不住出言讥讽。 张志沂是旧时代的遗少,赚钱的本事没有,一身养尊处优的脾气却不小,见到张爱玲桀骜不驯的模样,张志沂顾不得女儿病重,抡起巴掌便教训起来。 张爱玲咬着嘴唇,不肯在父亲面前露出软弱的模样。张志沂打了两下之后,一股无能为力的愤怒油然而生,他扔下张爱玲摔门而出。 厚重的木门发出巨大的声响,张志沂暴怒的吼叫回荡在这座衰败的房子里,时不时还传来弟弟张子静的哭泣声。 这等不堪的生活便是张爱玲家的日常,春去冬来,循环往复,曾经繁华如梦的家在这里一点点消磨。 张爱玲望着窗外冷寂的天空,又开始筹划起逃跑的计划。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浮华的簪缨世家,父亲张志沂是御史少爷,生来富贵无忧,母亲黄素琼是水师提督的千金,生于宅门却向往广阔的世界。 这样一对金童玉女组成的家庭,最后成为了一段时代悲剧。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在不安和动荡之中,养成了敏感的性格。 张志沂饱读诗书、贯通中西文化,但是骨子里是标准的遗少做派,胸无大志,只知道挥霍家产。 老一辈纨绔子弟的陋习,张志沂一个不落全沾了。他要么是吟诵古诗。谈论些风花雪月,不思进取。要么在戏园子、赌场烟馆流连忘返,丝毫不管家中的生计。 黄素琼是个裹小脚的旧时代女性,却有新时代的思想,她崇尚独立,关注时局,渴望革新变化。 丈夫张志沂不堪大用,黄素琼知道她无法规劝,干脆冷眼旁观。两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仿佛陌路人一般。 黄素琼不过问家事,也不管张志沂花钱,她只一心一意追求的自己的爱好,学习钢琴和洋文,研究家具设计和服装。 看上去潇洒自如,其实不过是对生活的逃避,长此以往,黄素琼内心的苦闷越来越多,后来她干脆离家出走,远赴海外,跟张志沂协议离婚。 早慧的张爱玲从小目睹父母感情失和,父亲的混乱和母亲的忧愁,在张爱玲心里留下许多阴影。 张志沂再娶孙用蕃之后,张爱玲的日子更加艰难。后母孙用蕃和张志沂都爱好大烟,两人可谓是“一丘之貉”,家里乌烟瘴气,张爱玲没有安宁的日子。 张爱玲渴望离家,渴望新生,于是向张志沂提出要去英国留学。那时候张志沂还没把家产挥霍干净,他和孙用蕃花钱大手大脚,可是轮到张爱玲要钱,张志沂却吝啬起来。 张志沂思想上古板过时,黄素琼的出走让他耿耿于怀,张爱玲此时提出要留学,张志沂坚决不许。 黄素琼虽然离家,但是听到张爱玲想要留学,她大力支持,专门赶回来向张志沂施压。前妻和女儿都强硬起来,张志沂只觉得自己的男子气概受损。 张爱玲到母亲黄素琼的住处躲了一段时间,回家后立刻面临狂风暴雨。后母孙用蕃认为张爱玲来去自如没有规矩,打了一巴掌教训她,张爱玲当场闹了起来,想要还手,却被后母倒打一耙。 张志沂赶过来看到一片混乱,听信孙用蕃的说法,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张爱玲左右开弓。 经历这一场闹剧,张爱玲对父亲也只有愤恨和鄙夷,被关了大半年,差点儿生病死去,张爱玲最后逃出家门,跟父亲死生不复相见。 那幢屋子里的纠葛和衰败,都被投射到了张爱玲的文字里,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和不满。 参考资料:《私语》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