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在台上刚结束新车发布会没多久,手机上的数据就开始疯狂跳动。
短短九分钟,订单量像坐了火箭一样,直接冲上了一万台。
一个多小时后,这份热腾腾的“成绩单”就被官方晒了出来。十九万五千八,这个价格一公布,就像在滚油里泼了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难怪有人调侃:何小鹏这次,真学到了雷军那手“价格杀手”的真本事!
这火爆场面,背后藏着几样实在东西。首先,车子本身确实下了功夫。
小鹏这次的新车,据说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这些核心体验上,比自家老款和市面上不少同价位对手,都有看得见的提升。
大家买东西,最根本的还是东西要好用、实在。光靠吹牛,订单数字可不会自己往上蹦。
但光有好产品还不够。
何小鹏这次,明显在“讲故事”上也花了心思。
发布会不再是干巴巴的技术参数堆砌,开始学着讲场景,讲体验,讲这车能给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便利和乐趣。
怎么让冷冰冰的机器显得有温度、吸引人?
这就是“讲故事”的本事。
把车的价值,用大家听得懂、能想象的方式说出来,才能挠到消费者的痒处。
最关键的一锤子,还是砸在了价格上。
十九万五千八!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眼睛都亮了。
要知道,同样的智能体验、相近的配置水平,放以前或者看看别的品牌,价格往往要往上蹿一大截。
小鹏这次,硬是把价格给摁在了二十万这条敏感线以下,直接捅穿了很多人心里的预期价位。
这就好比商场里原本标价三千的羽绒服,突然贴出一千五的价签,效果可想而知——吸引力是致命的。
质量有进步,故事讲得动人,价格又给得足够狠,这三样东西凑一块,就成了点燃市场的火把。
九分钟一万台,就是这把火瞬间爆燃的结果。它说明消费者认账了,市场买单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款车,在它公布价格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了。
这事儿看着热闹,道理却不复杂。老百姓买东西,心里都揣着杆秤。一边是东西好不好、值不值;另一边是自己口袋深不深。
当厂家能把产品的“好”真正做出来,还能把这“好”明明白白、生动有趣地传递给你,最后再祭出一个让你觉得“太划算了”的价格,这买卖,想不成都难。
小鹏这次九分钟破万的订单,就是这杆秤称出来的结果。
它清楚地告诉所有人: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里,真金白银的价格力,配合上硬核的产品力和能打动人的沟通力,就是点燃消费者热情最直接、最猛烈的那把火。
这把火烧起来,订单自然像雪片一样飞来。说到底,诚意到了,价格到位了,市场的大门,也就轰然洞开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