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3年,王近山率部偶遇日军,一场激战过后,战士们在清点战利品时却发出了疑惑的

1943年,王近山率部偶遇日军,一场激战过后,战士们在清点战利品时却发出了疑惑的声音:“枪呢?”听到这个消息,王近山仔细观察了地上的日军尸体,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那年10月24日,王近山带着386旅16团奉命前往延安,队伍刚走到山西洪洞县的韩略村,侦察兵急匆匆跑回来报告,说有一支日军车队正往这边开过来。 王近山一听,立刻警觉起来,他马上召集几个营连干部商量对策。韩略村这地方他熟,公路两边都是两丈多高的陡壁,敌人进了这条路,那就是进了口袋,想跑都跑不了。他琢磨着,既然碰上了,那就打他个措手不及。 王近山打仗向来雷厉风行,他立刻安排部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高地上,4连、5连负责主攻,6连断后,9连堵住村口,还派了一个排盯住鬼子的炮楼,防止他们增援。 战士们趴在高粱地里,大气都不敢出,就等着鬼子钻进伏击圈。早上8点多,远处尘土飞扬,13辆汽车排成一溜儿开过来了,车上坐满了鬼子,有说有笑的,压根没想到八路会在这儿等着他们。 战斗一打响,6连先用手榴弹炸翻了最后两辆车,把路堵得死死的。4连、5连的机枪、手榴弹像雨点一样砸下去,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跳下车想跑,可四周都是陡壁,根本爬不上去。 有的鬼子还想端着刺刀往上冲,可八路居高临下,一枪一个,打得他们根本抬不起头。 9连那边压力也不小,30多个鬼子拼命往村口冲,王近山一看情况紧急,直接脱了上衣,拎着枪就冲上去,战士们一看团长都上了,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硬是把鬼子压了回去。 打了三个多小时,战斗结束了,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可清点战利品的时候,有人纳闷了:“枪呢?怎么才这么几支?”按说打死这么多鬼子,缴获的武器不该这么少啊。 王近山也觉得奇怪,他蹲下来仔细检查那些鬼子尸体,这一看可不得了,这些鬼子穿的全是军官制服,最低的也是个中队长,还有个大官,挂着少将的肩章。 原来这不是普通的鬼子部队,而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组织的“战地观战团”,专门来学习“铁滚扫荡”战术的,结果还没到地方,就被王近山一锅端了。 这一仗打得漂亮,120多个鬼子军官全被消灭,其中还包括1个少将旅团长、6个大佐联队长,缴获的重机枪、轻机枪、步枪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 冈村宁次听说观战团被全歼,气得直跳脚,立刻调了3000多鬼子围过来,还想派飞机轰炸。可王近山早就带着部队撤了,等鬼子赶到韩略村,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后来主席在延安接见王近山,握着他的手说:“我早就听说红四方面军有个‘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呀!” 这场战斗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计划,更让鬼子高层颜面扫地,那些所谓的“精英军官”,还没上战场就先送了命。王近山这一仗,打得痛快,打得解气,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八路军的厉害。 信息来源: 《韩略村伏击战斗》 临汾新闻网《巧妙伏击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