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的时候,马未都让人修一把黄花梨椅子。等要结账,师傅伸出一根手指头,马未都以为是 1000 元,就给了师傅 1000 块。结果师傅一看钱,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说:“是 1 万块!”马未都当时就惊呆了,心里想:我该不会是被坑了吧?
原来几个月前,马未都在古董市场逛地摊,看到了这把椅子。那椅子看着破破烂烂的,可他凭借多年看古董的经验,觉得这椅子不一般。最后花 600 块钱就买下来了,买完心里还暗自高兴,觉得自己捡到漏了。
买回来后,马未都找了个叫李师傅的人来修。这李师傅在修家具的圈子里很有名,修黄花梨木家具的手艺特别好,看一眼木头的纹路和年份,就啥都清楚。李师傅把椅子翻来覆去检查了一遍,点头说能修,不过得花不少时间和功夫。马未都信任他,就把椅子交给了他。
过了几个星期,椅子修好了,马未都跑去一看,眼睛都亮了。原来椅子上的裂缝、划痕全都没了,就跟新的一样。椅子的木纹又深又好看,摸起来光溜溜的,简直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到了结账,问题来了。李师傅伸出一根手指,马未都以为是 1000 块,就把钱递过去了。没想到李师傅脸色一沉,说要 1 万块!马未都一下子愣住了,心里觉得这价格太离谱了。
李师傅见马未都不说话,有点不高兴地说:“马先生,你这椅子修好后,卖出去至少值 50 万!我这手艺就值这个价,1000 块哪够啊?”马未都心里明白,这椅子确实值钱,他买的时候就想着能赚不少。但从 1000 块一下子涨到 1 万,他实在有点接受不了。他皱着眉头说:“李师傅,我买这椅子才花 600 块,你要 1 万的修理费,这让我咋接受呢?”
李师傅不紧不慢,笑着说:“马先生,你可是行家,这椅子的好你比我清楚。我修它费了多大的心思,你也看到了。”马未都低头看看椅子,那木纹就跟画儿似的,他知道李师傅手艺没得说。但他做人讲究公平买卖,1 万块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贵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好半天。马未都寻思着,不能让李师傅白干活,但也不能给个离谱的高价。最后,他决定说:“李师傅,我敬重你的手艺,给你 5000 块,怎么样?”李师傅想了想,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公道,就点头同意了,两人握手成交。马未都给了钱,抱起椅子,心里感觉挺复杂。他觉得这椅子修得值 5000 块,同时也觉得自己坚持了原则。
临走的时候,李师傅突然拿出一个小茶碗,说这是从老茶馆淘来的,看着挺有年头,问马未都要不要。马未都看了一眼,心里一喜。这茶碗看着普普通通,可他眼光厉害,一下子就认出这是东汉时期的物件,能值很多钱。他装作不在意地说:“我儿子喜欢摆弄这些,买给他玩吧。”旁边他儿子一听,高兴得直喊要。马未都笑着点头,李师傅也没多想,100 块钱就卖给了他。
马未都抱着茶碗和椅子,带着儿子往家走。路上碰到一个老朋友,这老朋友眼光也很毒,一看茶碗就知道是个宝贝,马上出价 3 万块想买。马未都心里清楚,这茶碗其实更值钱,但朋友开口了,他也不好意思要高价,就 3 万块卖给了朋友。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觉得这趟买卖赚大了。
回到家,马未都把茶碗放在桌上,仔细地看,越看越喜欢。他干古董这行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好眼力和聪明的脑子。这次修椅子、买茶碗的事儿,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本事。第二天,他给李师傅打了个电话,聊了几句,还约好以后要是有好东西,再一起合作。李师傅也挺高兴,说:“马先生,你这眼力,我是真服!下次要是有难修的古董,记得找我。”
这事儿在他们那个圈子里传开后,好多人都说马未都运气好,眼光准。他倒是没太在意这些,还是像往常一样逛市场、淘宝贝,日子过得跟平常没啥两样。古董这行水很深,但马未都靠着自己的真本事和讲原则的态度,一直都混得不错。街坊邻居说起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