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打电话:小姨家孙子考了650分准备办升学宴,问我们去不去?老公说:“跟我们有啥关系?”婆婆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记仇吗?” 小姨是我婆婆的亲妹妹,小姨夫工作好稳当,挣钱又稳定,一直比我婆婆家条件好,小姨又是那种趾高气扬的人。我们结婚第一年的时候,老公带我去小姨家拜年。一进门,小姨扫了眼我身上打折买来的羽绒服,撇着嘴对婆婆说:“大姐,你儿媳妇穿得也太素净了,现在年轻人都讲究牌子,别委屈了人家。”婆婆脸涨得通红,捏着衣角直搓,我赶紧笑着打圆场:“姨,我就喜欢这种简约风格。” 饭桌上,小姨夫炫耀着新换的进口鱼竿,又说起给孙子报的一对一辅导班,一年学费够我们小两口攒半年。老公闷头扒饭不说话,小姨突然盯着我的肚子:“还没要孩子?现在不生,以后可就难恢复了。”我筷子差点掉地上,老公猛地站起来:“吃饱了,我们先走。”回家路上,他攥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每次去都像被人拿针扎,以后再也不去了。” 电话这头,婆婆还在劝:“你表弟好不容易考这么好,去沾沾喜气......”老公直接挂了电话,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当年我高考考了580分,她当着亲戚面说‘也就够上个普通一本,以后找工作还得靠家里’,现在想起我们来了?”我给他倒了杯茶,突然想起上个月婆婆偷偷塞给我存折,说要给我们攒钱换学区房。老太太自己省吃俭用,连件新毛衣都舍不得买。 第二天,婆婆又来了,手里拎着刚包的韭菜盒子。“要不......还是去吧?”她的白发又多了几根,“你小姨说席面订在五星级酒店,还给你留了红包。”老公正要开口,我接过韭菜盒子:“妈,我和他去。”婆婆眼睛瞬间亮了,临走前小声说:“你小姨最近总念叨,当年说话太冲,想和你们赔个不是。” 升学宴那天,酒店大堂挂满了红色横幅。小姨老远就迎上来,握着我的手直晃:“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她身上的貂皮大衣不见了,换成了朴素的羊毛衫,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意。酒席上,她挨个给我们夹菜,说起孙子备考时整夜失眠,自己跟着学营养搭配,熬坏了好几口砂锅。“以前总爱显摆,现在才知道,日子过得踏实比啥都强。”小姨突然握住老公的手,“当年那句混账话,姨给你道歉。” 老公眼圈发红,低头猛扒饭。这时表弟端着饮料过来,恭恭敬敬敬了杯茶:“表哥表嫂,多亏你们当年送我的错题本,我抄了三遍,好多解题思路都用上了。”我这才想起,高考结束后,老公把自己整理的笔记全寄给了表弟。 散场时,小姨硬往我们怀里塞了袋土鸡蛋:“自家养的鸡下的,拿回去给孩子补补。”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站在酒店台阶上挥手,像极了每次我们离开时,在村口目送我们的婆婆。 回家路上,老公突然说:“明天去给妈买件羊绒衫吧。”我点点头,窗外的梧桐树影斑驳,突然觉得,有些心结,或许就藏在一句迟来的道歉,一盘温热的饺子,还有岁月沉淀后的懂得里。那些曾经的锋芒,终会被时光磨成温柔的光,照亮亲人之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