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以色列方面“警告”中国,不得向伊朗出售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否则将破坏中东地区

以色列方面“警告”中国,不得向伊朗出售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否则将破坏中东地区“战略平衡”。面对这种强硬姿态,中方回应却显得异常淡定:“醒一醒,看看现实”。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歼-35的技术性能和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其隐身设计、超视距作战能力以及多任务适应性,使其成为全球军备市场的焦点。   但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核心军备出口始终遵循严格的政策框架。根据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的公开表态,歼-35的出口需经过多层审批,不仅要符合国际法,还要综合考虑地区安全与政治影响,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   而关于向伊朗出售歼-35的传闻,中伊两国官方均未予以确认,两国网民也都不信类似的留言。伊朗外交部在回应相关提问时,也刻意回避“军事援助”表述,转而强调中国在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希望中国推动国际共识以维护地区稳定。   而以色列之所以对这一流言反应激烈,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中东空中优势的焦虑。   目前,以色列空军拥有42架F-35I隐身战机,配合G550“海雕”预警机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形成了对伊朗的压倒性优势。伊朗空军则因长期制裁,主力战机仍为上世纪70年代的F-14和米格-29,缺乏现代化升级能力。   如若伊朗获得歼-35,其空中作战能力将大幅提升,可能打破以色列苦心经营的“战略平衡”。说白了就是捏“软柿子”捏惯了,不想让这个“软柿子”变“硬”。   然而,以色列的担忧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中国的军售政策向来不附加政治条件,也不会因外部压力改变决策。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以色列呼吁时强调,中方始终主张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反对单边制裁和武力施压。   事实上,歼-35的出口动态更多取决于市场需求和技术验证。目前,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已表达采购意向,首批订单可能超过100架。相比之下,伊朗因受国际制裁,其支付能力和技术整合能力均有限,短期内难以成为歼-35的潜在买家。   以色列若真的担忧地区安全,更应关注自身行为对地区稳定的影响,比如从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做起,而非将责任转嫁他国。   正如中方所言,“醒一醒,看看现实”——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主义的施压都难以奏效,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战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