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4年,回纥、吐蕃10万大军联合入侵大唐,直逼长安,将泾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此时,郭子仪镇守泾阳只有一万人马,敌众我寡。他分析作战形势,派人深入敌营,以一敌十万大军,最终化解危机!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公元765年深秋,大唐王朝笼罩在巨大的危机中。 仆固怀恩,这位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因不满朝廷猜忌而叛变,更纠集起吐蕃、回纥两路强敌,并拉拢党项、吐谷浑等部族,组成号称三十万的联军,气势汹汹扑向国都长安。 此时的唐朝,刚从安史之乱的惨烈中喘息,河西走廊尽陷吐蕃,关中残破凋敝,关东藩镇各怀心思,朝廷可谓孤立无援。 距离上次吐蕃攻破长安仅仅过去三年,这次敌势更凶,华夏腹地岌岌可危。 仆固怀恩吸取教训,分兵三路进犯:吐蕃主力直扑奉天,党项部攻同州,吐谷浑等攻周至,回纥精骑则紧随吐蕃作为后援。 他本人居中协调,意图一举荡平关中。 危急关头,一位花甲老将挺身而出,受唐代宗之命,仅率万人移防至长安东北的最后一道屏障——泾阳城。他,正是再造唐室的功臣,郭子仪。 泾阳城外,黑云压城。回纥与吐蕃的联军已将其重重包围,城外营帐绵延,马嘶人沸。 郭子仪身披旧甲,立于城头。麾下将士皆知敌我悬殊,一场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郭子仪彻夜苦思破局之策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来:仆固怀恩在军中暴毙而亡! 仆固怀恩一死,联军顿失联结枢纽。郭子仪立刻洞察到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他对敌营情况知之甚详,深知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其中,回纥主将药葛罗曾与自己并肩作战,在平定安史之乱期间建立深厚情谊,回纥军中更尊其为父。 但仆固怀恩此前为拉拢回纥叛唐,造谣声称郭子仪与唐代宗均已亡故,回纥这才答应共同出兵。 如今,仆固怀恩身死,谣言基础已然动摇。 基于此,郭子仪毅然决定亲自前往敌营,尝试说服回纥药葛罗倒戈。 此念一出,帐中诸将无不大惊,力劝主帅不可亲身犯险。其子郭晞更是情急下拦在父亲马前。 郭子仪望着爱子与众将,心意已决。 他陈明利害: 若僵持死战,父子与满城将士俱亡,国家亦危;若此行得成,则为天下苍生之福;纵然失败殒命,亦是以身殉国。 言毕,他推开阻拦,仅带数骑随从,拨马出城,直趋回纥大营。 行至回纥大营外,郭子仪命人喊话: “郭令公请见回纥大帅药葛罗!” 营中守军闻声震动,难以置信。 传言已死的郭令公竟然就在眼前?他们慌忙飞报帅帐。 药葛罗惊疑不定,亲自率众将出营查看。 当看到白发萧然却威仪不减的郭子仪单骑而来,药葛罗及一众曾追随过他的回纥将领惊愕不已,随即在营门前纷纷下马,恭敬跪拜。仆固怀恩的谎言当场戳穿。 郭子仪入营,药葛罗以礼相待,面有愧色。 郭子仪忆及昔日并肩情谊,责问回纥为何背弃盟约,助纣为虐劫掠大唐百姓。 药葛罗则痛陈受仆固怀恩蒙蔽之苦。 郭子仪趁热打铁,指出吐蕃才是真正的虎狼之邦,残暴不仁,劫掠无度。 他提议唐回联手共击吐蕃,夺其辎重尽归回纥所有。既全昔日情谊,又可得丰厚实利。 药葛罗本就敬重郭子仪,更慑于其威名与情理,目睹郭子仪孤身赴险的胆魄,又见有利可图,当即同意合作。 双方设酒盟誓,约定共击吐蕃。 消息传到吐蕃军中,主帅大惊失色,唯恐腹背受敌,不顾一切连夜引军向西狂撤,甚至来不及完全带走抢掠的人口财物。 眼看吐蕃仓皇退兵,郭子仪当机立断。 他力促唐代宗厚赏回纥,以安其心;同时亲点部将白元光,率领一彪唐军精锐与回纥铁骑合兵一处,如雷霆般追击撤退迟缓的吐蕃大军。 在灵台西原,联军追上拖着沉重包袱的吐蕃部队,发动猛攻。 此役吐蕃遭遇毁灭性打击,五万余众被歼,四千被掳士女得以解救。 随后成功将回纥拉回己方阵营的郭子仪,旋即邀请药葛罗等回纥将领一同前往长安觐见唐代宗。 代宗为彰显恩义,厚加赏赐回纥丝绸数千匹。 面对皇帝的厚礼和吐蕃撤退时携带的巨量战利品的诱惑,回纥首领下令全军与唐军合兵一处,共同追击撤退中的吐蕃大军。 吐蕃大军因裹挟了大量被掳的中原人口和沉重财物,行军极为迟缓。 唐回联军火速追击,终于在灵台西原赶上了撤退中的吐蕃主力。 联军发动雷霆般的攻势,吐蕃军大败溃散。 此役斩杀吐蕃士卒五万余级,成功解救被掳掠的唐朝士女百姓四千余人。 已年近七旬的老将郭子仪,凭借过人的胆识与威信,单骑闯入十数万敌军大营,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策动回纥倒戈。 这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不仅化解了长安的灭顶之灾,更创造了唐回联手、重创吐蕃的战略胜利。 其孤胆定危局的壮举,完美诠释了一位名将“勋高一代”、“再造王室”的赫赫功勋,亦为煌煌大唐在风雨飘摇中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