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在为何急于和东大进行永久性的边界谈判?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再不进行谈判,所谓的“恒河分界线”就真的有可能从网络段子变成真正的现实了。 这些年西方把印度捧成“亚洲新希望”,又是给技术又是给投资,让印度觉得自己真能取代中国当亚洲老大,可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彻底把这层滤镜打碎了。 印度花高价买来的法国阵风战机,居然被巴基斯坦用歼-10CE战斗机,配合霹雳-15E导弹,在150公里防区外揍下来整整3架!残骸照片传遍全网,连法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这是阵风战机第一次在实战中被击落,丢人丢大发了! 更惨的是,印度边境部队在克什米尔被巴基斯坦无人机炸得灰头土脸,77架无人机被击落,空军指挥体系乱得像锅粥,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根本无法协同合作,连S-400防空系统都被高超音速导弹报销了。 军事上栽跟头只是表象,真正让印度坐不住的是经济上的窟窿。别看IMF预测印度2025年GDP能超日本成世界第四,但这数据水分太大。实际情况是,印度外债已经堆到7119亿美元,光利息就压得政府喘不过气,贸易逆差还在按月扩大。更要命的是,卢比汇率像坐过山车,1卢比只能换0.083元人民币。 印度政府想靠“印度制造”吸引投资,可谷歌、亚马逊这些西方巨头虽说投了钱,但心里早打好算盘——印度制造业太拉胯,造出来的铁路三天坏两次,苹果手机良品率跌破10%,研究出的软件随时有被病毒入侵的风险,真要是看形势不对,随时撤资没商量。 这时候,中国学者高志凯抛出的“恒河分界线”,简直戳中了印度的死穴。印度总拿英国殖民者画的“麦克马洪线”说事,把中国藏南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说成是自己的,甚至为了巩固“统治”,这些年没少搞小动作,又是驻军又是修路,想造成既成事实,让中国想收回也不现实。 而高教授的“恒河分界线”,就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你印度觉得殖民者随手画的线能当领土依据,那中国按同样规则画条线,把恒河以北全划拉过来,也没毛病。 更绝的是,高志凯还把恒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问题绑一块儿——印度不是总拿切断巴基斯坦水源当武器吗?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水电站,分分钟能让恒河下游变成季节性河流。 这招直接戳到印度的命脉,毕竟恒河流域养活了印度40%的人口,要是真让中国在恒河岸边修大坝,三哥连哭都找不着调门。 印度媒体和学界一听说“恒河分界线”,瞬间炸了锅。有跳脚骂街的,有研究怎么防守恒河的,还有人忧心忡忡地分析“中国会不会真断水”。更逗的是,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前脚访华说要“永久划界”,后脚他的首席顾问就在媒体上放话“对华信任度很低,要做好最坏打算”,典型的“嘴上抹蜜,心里藏刀”。 其实印度心里明白,中国在藏南修公路、建机场、派歼-20巡航,早就把战略主动权攥手里了。要是真把“高志凯线”从段子变成现实,印度不光得吐出藏南,连恒河平原的安全都得看中国脸色。 莫迪政府本来想靠边境摩擦煽动民族主义,转移国内经济矛盾,结果印巴空战打成那样,反而让外资更不敢进来。现在印度外债到期得还钱,可外汇储备就那么点,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说不定得学阿根廷搞债务违约。 这时候,跟中国谈边界,既能暂时稳住局势,又能给西方投资者吃颗定心丸——你看,我们和中国关系缓和了,快来接着投钱吧。 但印度打的如意算盘有个漏洞: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中方早就明确说了,边界谈判得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节奏来,印度要是还抱着“麦克马洪线”不放,谈100年也没戏。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周边国家都在“用脚投票”。孟加拉国跟中国签了自贸协定,还要一起开发恒河水资源,直接绕过印度搞经济合作;不丹虽然小,但跟着中国搞“欢乐春节”文化交流,连藜麦种植都用上中国技术,摆明了不想再当印度的“附庸”;就连尼泊尔都跟中国合作“一国一品”项目,把大豆蔻卖到全球,印度在南亚的“老大哥”地位摇摇欲坠。 这种情况下,要是再拖着不谈判,等中国把“高志凯线”的舆论铺垫到位,印度连讨价还价的筹码都剩不下了。 说白了,印度现在就是“热锅上的蚂蚁”。军事上被巴基斯坦揍得鼻青脸肿,经济上被外债和逆差压得喘不过气,周边国家还纷纷“反水”,再加上“恒河分界线”的舆论压力,再不谈判就真要“凉凉”了。 但印度的问题在于,它既想占着藏南不松手,又想让中国在边界问题上让步,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连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说印度是“用殖民时代的逻辑,做着霸权主义的梦”。要是印度还不明白“实力决定一切”的道理,早晚得把自己折腾进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