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我国收回藏南地区会比较困难,如今看来或许不会比台湾回归晚太多,因为有这几个有利条件,最关键的可能就是,藏南很多民众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就说藏南吧,这片被印度攥在手里的地方,像根刺扎在心里 ——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西接不丹,东靠缅甸,南边挨着印度的阿萨姆邦,战略位置金贵得很。 藏南的好,去过的人都知道。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撞在喜马拉雅山上,全往这儿钻,南边一年能下 4000 毫米的雨,热得能长热带作物,森林密得能藏住云彩,覆盖率超 90%,比西藏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 更奇的是地势,从 5000 米雪山直落到 80 米河谷,9 种自然带挤在一块儿,科学家都说这儿是研究地球的活标本。 雅鲁藏布江在这儿拐了个大弯,水流急得能发电,6000 万千瓦的装机量够半个中国用,地下还埋着数不清的矿。 可这块宝地,被一条假线搅得不安生。 1914 年英国人画的 “麦克马洪线”,就像强盗在咱家里划地界,清政府没认,咱现在更不认。 你看那察隅河谷,乾隆年间的界碑还立在那儿,达旺寺里六世达赖的出生地清清楚楚,门巴族老人拿出的光绪年间地契,红印子还透着庄严 —— 这些都不是故事,是铁打的证据。 印度占着藏南,却没把日子过好。路坑坑洼洼,下雨就断;电时来时停,冰箱成摆设。 反观咱这边,墨脱公路通了全年车,5G 基站架到了山顶,错那市的医院能治高山病,珞瓦新村的红屋顶在雨林里连成线。 村里的门巴族老乡,家里藏式院子种着格桑花,卫生室就在隔壁,娃娃们在幼儿园唱藏语儿歌,2022 年人均收入快 3 万了,比印控区高 3 倍。 更让人暖的是,老乡们钱包里揣着 “西藏自治区・错那市” 的身份证,逢年过节,印控区的亲戚偷偷过来,就为了在达旺寺烧炷香。 这几年,咱在藏南的步子走得稳。 2017 年起,民政部一批批公布标准地名,到 2025 年已经 178 个,最新那批直接标在印度军营旁边,就像在地图上钉钉子。 错那县改成市,政府从山坳挪到离边境更近的麻麻乡,人手扩了 3 倍,钱砸进去 4 倍多。 卫星图上能看见,达旺北边的咱新建的村子,像串珠子把边境线往前推了 5 公里,村口的北斗报警器一响,巡逻队 10 分钟就到。 藏南的老乡心里亮堂着呢。2025 年春天,印控区的门巴族青年挡着推土机不让盖军营,唱着藏语的《故乡是中华》。 达旺集市上,商贩挥挥手拒收卢比,货架上的暖瓶、高压锅全是 “中国制造”;流亡的藏人在错那市挂起 “回归委员会” 的牌子,登记要回来的都超 2 万了。这些不是谁动员的,是打心眼儿里认祖宗。 再说说海边的事儿。南沙群岛 88.6 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比越南和菲律宾加起来还大,230 个岛礁里咱实控的才 9 个。 越南占了 29 个,在南威岛修跑道、驻军队;菲律宾占着中业岛,马来西亚把弹丸礁改成旅游点 —— 可翻开明朝的《郑和航海图》,这些岛礁的名字早记在上面,渔民祖祖辈辈在这儿打鱼,船老大的罗盘上,每道刻度都连着大陆。 东海的苏岩礁更有意思,明明是水下暗礁,韩国偏要叫 “离於岛”。 1890 年北洋水师的海图上就标着它,咱渔民在这儿撒网几百年了。 可韩国 1952 年把它划进自家海域,2001 年还搭了个 76 米的平台,装着雷达和直升机坪。 2025 年春天,他们的船想来拆咱的养殖设施,被海警橡皮艇拦了俩小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写得明白,水下礁石不能算领土,咱的证据链从隋唐到民国,铁证如山。 藏南的军事账也算得清。印度在这儿堆了 4 个军,一年花 200 亿美元,却挡不住游击队炸输油管。 咱这边,察隅机场、隆子机场建起来了,米林铁路通了车,重型装备 8 小时就能到前线,15 式坦克在高原跑着稳,远程火箭炮能打到 400 公里外。 更厉害的是青藏铁路那曲支线,拉林铁路双轨化,运 - 20 飞机成队往这儿飞,以前十天补一次给养,现在随叫随到。 网友们看这些事儿,心里跟明镜似的。 有人说:“看珞瓦新村的红屋顶,就知道咱不是来硬的,是带着好日子来的。” 有人刷到达旺集市用人民币的视频,评论里满是 “这才是硬道理”。更多人盯着新闻里的地名公告、机场通航,默默点个赞 —— 大家都懂,领土这事儿,急不得但慢不得,靠的是实力,更是人心。 你看那雅鲁藏布江,不管流到哪儿,源头总在青藏高原;门巴族老人手里的经筒,转的方向永远朝着北京。这些土地上的草草木木、男男女女,都在说一个理:祖宗留下的地,咱一寸都不能少。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