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重大内乱事件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 卫庄公之子州吁弑兄卫桓公自立,后被大夫石碏设计诛杀,是春秋早期典型弑君事件。 - 郑庄公死后,卿大夫祭仲操纵君位更迭,逼走郑厉公,导致郑国政局长期动荡。 - 楚文王子元(令尹)贪恋文王夫人息妫,借居王宫图谋不轨,后因叛乱被诛杀。 - 晋献公宠妃骊姬为扶子奚齐继位,逼死太子申生,驱逐公子重耳、夷吾,引发晋国二十年君位动荡。 - 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逐步掌控政权,甚至驱逐鲁昭公,体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 晋卿赵氏因内斗遭诬陷谋反,几乎灭族,仅赵武(赵氏孤儿)幸存,加速晋国公室权力旁落。 - 齐庄公与崔杼之妻私通被弑,庆封随后专权,后被田氏联合贵族驱逐,公室权威进一步衰落。 - 宋卿华氏、向氏发动叛乱,持续数年被晋齐联军平定,宋国公室实力大损。 - 公子光(阖闾)派刺客专诸弑杀吴王僚自立,此后吴国崛起并攻破楚都。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 前386年田和被周王室列为诸侯,完成“田氏代齐”,初期田氏内部仍有君位争夺(如田午杀君自立)。 - 楚悼王死后,贵族因反对吴起变法发动兵变,吴起伏尸王尸被射杀,变法夭折,楚国错失强盛机会。 -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推行“术治”,但贵族势力阻挠改革,韩国始终未能解决“宗室权重”问题。 - 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国相子之,引发内战,齐国趁机破燕,燕国几乎灭亡,后燕昭王复国。 - 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引发权力争斗,公子章叛乱被平定,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宫饿死,赵国错失扩张良机。 - 信陵君因“窃符救赵”功高震主,遭魏王猜忌,后虽率五国联军败秦,仍被赐死,魏国加速衰落。 - 秦始皇年幼时,嫪毐与太后私通并图谋叛乱,被嬴政平定,嬴政借此清除外戚与权臣,巩固君权。 #战国历史# #晋国之乱# #春秋历史# #春秋霸权之争# #东周列国春秋篇# #春秋战国地图# #战国那些事儿# #战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