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8年,一名共产党被捕,为了保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们大喜,

1948年,一名共产党被捕,为了保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们大喜,但看到名单上的人后,却冷汗直流,愣住了! 盛超群,1919年出生在四川云阳县一个穷苦农家。那时候,农村日子不好过,地主压榨、税收繁重,普通人连喘口气都难。他小时候亲眼见过父亲因交不起税被官府责罚,母亲在穷困中苦撑家计。这些事在他心里种下了对不公平的恨,也点燃了他想改变现状的火苗。 年轻时,他进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脑子里第一次有了清晰的革命方向。后来,他又在上海法学院万县分院新闻系学了新闻和宣传技巧,这些本事在他后来的地下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场。1936年,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路。 入党后,盛超群在成都、云阳、万州等地干地下工作,组织抗日宣传,反抗国民党统治。他胆子大,脑子活,很快就成了云阳县地下党的负责人。他策划过武装起义,想建“边区政府”推翻当地国民党势力,虽然没全成功,但影响力不小。 他还当过《春秋新闻》和《挺进报》的主编,用文章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嘴脸。他写过一篇《贪污守则十二条》,用讽刺的笔调列出国民党官员的贪腐套路,比如“贪欲是发财的基础”,句句戳心,传得特别广。老百姓看了拍手叫好,国民党却气得咬牙,把他列为重点抓捕对象。 1948年2月18日,盛超群在万县被叛徒出卖,第三次落入国民党手里。这次他被押到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的是军统处长徐远举的审讯。徐远举手段毒辣,盛超群受尽折磨,但他死活不开口,硬是没泄露一点同志的信息。敌人没办法,就威胁要动他的家人。这招让盛超群压力倍增,他知道敌人说到做到。 就在这生死关头,他想了个绝招:交一份假名单,把国民党内部搅乱。他假装撑不住了,写下12个人的名字,都是云阳的国民党要员,比如警察局长周璞、督察长高一鸣、县党部执委杨发乙,还编了他们的“任务”,写得跟真的一样。 名单交上去后,徐远举一看,乐了,以为自己抓到大线索,下令连夜抓人。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官员稀里糊涂就被抓了,审讯时一个个喊冤,拿出各种证据证明自己忠诚。可特务的原则是“宁可错杀,不能放过”,事情越闹越大,徐远举才发现不对劲。 这下,国民党在云阳的组织彻底乱了套。官员之间互相怀疑,工作没法干,连日常文件都没人处理。街上老百姓看热闹,私下议论纷纷。而真正的地下党趁机转移了核心力量,跑到农村接着干革命。盛超群这一手,不仅保住了同志,还让敌人自己把自己搞垮了。 1949年11月,国民党快撑不住了,解放军步步逼近。徐远举在撤退前下令处决盛超群和其他三十多名共产主义者。1949年11月14日清晨,盛超群被押到重庆电台岚垭刑场。30岁的他满身伤痕,却没低过头,面对枪口用尽全力喊出了对党的忠诚,随后倒下。 1983年10月15日,四川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的故事被记下来,成了激励后人的榜样。 盛超群的事迹,不光是他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共地下党在艰难环境下斗争的缩影。他的假名单让国民党基层乱成一团,直接削弱了他们的控制力,给革命争取了时间和空间。他不像有些大名鼎鼎的烈士那样家喻户晓,但在云阳和重庆的历史里,他的名字是抹不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