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1年,皖南事变中,赵凌波神秘失踪,一年后改名换姓参加新四军,不料却遇到了老

1941年,皖南事变中,赵凌波神秘失踪,一年后改名换姓参加新四军,不料却遇到了老熟人:“老实交代,是不是国民党派你来的?” 1941 年 1 月 14 日深夜,皖南茂林的枪声停了。 新四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赵凌波,带着残部逃到榔桥河。突然,国军 52 师的探照灯照了过来。 这位走过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老红军,最终在枪口下举起了双手。谁能想到,一年后,他改名换姓想混入新四军 7 师,刚报名就被老战友董南才认了出来。 19 岁的指导员董南才,盯着他直接问:“你是不是国民党派来的?” 其实,赵凌波当叛徒,不是一时冲动。他是四川泸县人,最早在川军当兵,1932 年被红军俘虏后加入队伍。 在鄂豫陕根据地,他打仗确实厉害,立过不少战功。但旧军队那种投机取巧的毛病,一直跟着他。 1940 年冬天,赵凌波调到新四军第一纵队当副司令员。当时,皖南形势特别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军长叶挺早就发现问题,说他 “打仗行,但政治觉悟不高”。谁能想到,这句话最后真应验了。 皖南事变一爆发,赵凌波带着部队在东流山守了三天三夜。他亲眼看着老一团团长张铚秀,身上中了好几枪,还在坚持战斗。 后来,纵队司令傅秋涛决定往苏南突围,赵凌波却非要 “回援军部”。就因为他这个决定,第一纵队错过了最好的突围时机。 1 月 10 日凌晨,赵凌波带着警卫员跑到章家渡,被国军 52 师特务连抓住了。 在审讯室里,国民党少将师长刘秉哲劝他投降。赵凌波叹了口气说:“你们包围圈这么严实,新四军根本跑不出去。” 说完,他就把纵队电台密码和突围路线全说了,彻底成了叛徒。 赵凌波叛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上饶集中营。1941 年 3 月,国民党特务押着他去叶挺的囚室,想让他劝降老军长,演一出 “部下劝长官投降” 的戏。 当时,叶挺正在用草纸写《囚语》,赵凌波穿着新四军军装走进来,喊了声:“军座,我是凌波啊……” 话还没说完,叶挺抓起炭火炉就砸过去,大骂:“吃里扒外的东西!” 炉灰溅到赵凌波眼睛里,他惨叫着往后退。 叶挺还追着扇了他好几个耳光,把他打得特别狼狈。 这出丑剧演完,赵凌波又把主意打到被俘的战士身上。他靠着以前副司令员的身份,挨个找战士谈话:“军部都没了,你们还坚持啥?” 在他又威胁又哄骗下,30 多个战士被逼着写了 “悔过书”,其中 12 人后来还成了国民党特务。 原新一团文书陈树生记得,赵凌波拿他老母亲威胁:“你不投降,就派兵抄你家。” 陈树生咬着牙说:“要杀就杀!” 赵凌波却还笑嘻嘻地说:“别学叶挺硬扛,识时务点。” 他这种做法,让所有战士都恨透了他。 1942 年春天,赵凌波在国民党芜湖绥靖指挥部当反共副专员,天天琢磨怎么对付新四军。 可新四军 7 师在皖中站稳脚跟后,他送的情报越来越没用。 5 月初,赵凌波为了给自己找条活路,跟国军 5 师师长李松山说:“让我回新四军当内应,肯定能搞到 7 师的布防图。” 李松山虽然不太信他,但觉得这计划不错:成了能打击新四军,不成也能借刀杀人,就同意了。 赵凌波精心准备 “越狱” 的戏。他用锅底灰把脸抹黑,扯破军装,在手臂划了道假伤口。 他跑到繁昌湖阳冲的新四军驻地,跟哨兵哭诉:“我是一纵文书,从芜湖集中营逃出来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接待他的 2 连指导员董南才,以前是他在红二十五军的警卫员。 董南才一眼就认出他,看着这个曾经替自己挡子弹的老首长,现在眼神躲闪,还故意藏着四川口音。 董南才立刻掏枪,大声说:“你不是文书,你是赵副司令!” 赵凌波吓得浑身冒汗,还想狡辩:“小董,形势所迫……” 话没说完就被战士们控制住了。 董南才马上向上报告。傅秋涛接到消息,立刻给 57 团团长梁金华发电报:“一定要抓活的,送到师部。” 押送路上,赵凌波发现侦察班一直盯着他,连上厕所都有人守着。 走到无为石涧镇,他瞅准机会,抢了路边农夫的铁锹,朝着国军据点就跑。 侦察参谋李务本在后面边追边喊:“再跑就开枪了!” 赵凌波根本不听,结果被田埂绊倒。 等他爬起来,已经被战士们围住了。他还挥舞铁锹反抗,李务本没犹豫,一枪打在他眉心。这个叛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赵凌波的尸体被随便埋在石涧埠河滩。三天后,新四军 7 师召开公审大会。 傅秋涛在会上痛骂:“叛徒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被人民钉在耻辱柱上!” 赵凌波这个名字,成了皖南党史里最反面的例子。背叛信仰、背叛人民的人,不管怎么折腾,最后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