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史上“最贵高考生”,2018年,福建高考文科状元,总分687分,母校奖励30万,政府奖励30万,当地集团再奖励30万......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不过,2018年福建有个女孩,还没踏进大学校门,就先撞开了财富的大门。 她不是什么商业奇才,也没中彩票,她的百万身家,是拿高考成绩单直接兑换的。 那年夏天,福建省文科状元的头衔落在了女孩黄奕陈的头上,687分,一个足以让旁人惊掉下巴的成绩。 黄奕陈的生活像一张精准的时刻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界限分明。 数学对她来说,早已不是兴趣,而是一种瘾,解开一道难题的快感,比任何娱乐都让她着迷,也正因如此,差两分满分的数学才会让她觉得“遗憾”。 即使在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她也显得出奇地平静,她从不搞“临阵磨枪”那一套,因为心里清楚,知识是平日里积攒的,考前更重要的是养足精神。 中午必须午休,放学回家就雷打不动地放下书本,专心休息,在她看来,脑子清醒,比多背两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这种极致的追求,也离不开家庭的底色,黄奕陈的父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懂得如何引导,也懂得何时放手。 他们为女儿提供了最好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宽松且积极的环境。 查分那天,这对向来淡定的父母也坐不住了,紧张地盯着手机,当687这个数字跳出来时,两人再也忍不住,喜极而泣。 这分数背后,是女儿十几年如一日的汗水,谁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成绩公布第二天,黄奕陈家小小的客厅,被一群人挤得水泄不通,带队的是学校老师和县城领导,后面还跟着几位西装革履的企业家。 他们不是来祝贺那么简单,而是来“送钱”的,这笔钱,来得既热闹又直接。 首先是她的母校为了表扬她为学校带来的荣誉,,直接奖励三十万元。 紧接着,当地政府也送来30万,毕竟省状元是整个县城的名片和骄傲。 嗅觉敏锐的本地企业,如恒安集团,也以社会回馈的名义捐赠了30万,再加上其他各界的祝贺和资助,零零总总加起来,正好100万。 一夜之间,黄奕陈从一个准大学生,变成了“百万富翁”,媒体甚至称她为“史上最贵高考生”。 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巨款和漫天赞誉,黄奕陈本人却平静得有些出奇,那份宠辱不惊的成熟,比她的高分和百万奖金更让人佩服。 当最终确认分数后,她也只是平淡的表示,自己终于考去北大!这句轻描淡写的话,宣告了之后那场顶尖学府“抢人大战”的结局。 在清华、北大等一众名校的橄榄枝面前,她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奔赴下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黄奕陈的故事当然励志,它清晰地展现了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天赋、极致的自律和家庭的智慧托举。 但进一步看,一个高考生凭分数一夜暴富,也折射出一些值得玩味的东西。 当名校入场券与百万奖金直接挂钩,这究竟是在奖励知识,还是在加剧一种围绕分数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