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刚获批代销业务的金圆统一证券,收到了一组“双罚”,原因是“违规提供投资建议”。
投顾违规一事双罚
时隔半年,厦门证监局更新了针对券商的罚单:“方便面”券商——金圆统一证券证券有限公司(简称:金圆统一证券)被“双罚”。
监管函显示,金圆统一证券投资顾问张立波在未签订证券投资顾问协议的情况下,通过个人微信向客户发送个股预测及投资建议,且缺乏合理依据,未提示潜在风险。
行家查看了相关规定。2020年版《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载明:证券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应当具有合理的依据。投资建议的依据包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基于证券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等。而第十九条显示:证券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应当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禁止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从业履历来看,当事人自2015年3月起登记执业于长城国瑞证券;2017年6月取得投顾资质,持证执业至2018年7月。2019年4月,他离开长城国瑞证券。两年后,他于2021年7月加入金圆统一证券;并于2022年7月变更为投资顾问。
要知道,金圆统一证券目前仅有3名投顾,并且其中一位还是在今年6月30日刚刚登记执业。
本次,厦门证监局对张立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根据《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但目前其从业信息尚未显示更新。
总部直辖分舵漏洞
同时受罚的还有金圆统一证券厦门分公司。监管认定厦门分公司对员工执业行为管理不到位,公司未与客户签订证券投资顾问协议情况下投资顾问通过个人微信向客户发送个股预测或投资建议信息,推荐个股缺少合理依据,未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
为此,厦门证监局对厦门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工商信息显示,金圆统一厦门分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是这家券商首批成立的分公司之一。2021年11月,分公司负责人从“林烽”变更为“张丞”。
履历显示,林烽为从业超过二十年的老将,曾任中信证券厦门鹭江道营业部总经理。他于2020年10月加入金圆统一证券并担任厦门分公司负责人,2022年12月转职担任分析师。
张丞于2008年12月登记执业于长城国瑞证券,曾任厦门沧虹路营业部总经理。他于2021年8月加盟金圆统一证券,目前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
合规总监出身相同
作为总部直属“分舵”,厦门分公司的内控合规方面存在漏洞:对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和报告。
而在高管层面,是否了解到相关情况呢?
行家注意到,身兼副总裁、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三职的赵文博女士,早在2004年便是长城国瑞证券首批证券从业人员。在金圆统一证券成立之际,她作为创始高管之一履职至今。
主要高管、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投资顾问,虽然级别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出身。这是单纯的“巧合”,还是有着深层的“关联”?
要知道,金圆统一证券人员规模并不大,目前仅有188名从业人员。本次的违规链条中,至少出现了三名来自共同的老东家出身的人员,是否意味着合规体系存在“缺陷”,或是因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弱化了监管力度?
刚刚获批代销业务
令人感慨的是,今年6月16日,厦门证监局下发厦证监许可〔2025〕1号批文,核准金圆统一证券变更业务范围,增加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资格。从时间节点来看,金圆统一证券或许还没有完成工商变更和申领许可证的程序。
由于目前金圆统一证券尚未有登记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行家猜测,代销业务正式展业可能尚有时日。
而在这一全新的赛道,监管的持续关注、舆论的密切监督以及投资者的基本信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取得业务资质仅是起点,能否在严格合规框架下稳健运营、赢得市场认可,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亏损金额继续扩大
当然,对金圆统一证券来说,业绩的压力不容忽视。
正如行家此前的报道,自2020年成立以来的各期年报显示,金圆统一证券业绩均为负数。
近期,台交所上市的“统一证券”发布了经普华永道审计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金圆统一证券作为其关联企业(持股49%),报告期内营业收入4,944.4万元(新台币,下同),同比接近腰斩;亏损11,753.6万元,亏损幅度较2024年一季度扩大约三成。这表明金圆统一证券在2025年首季未能摆脱亏损,延续了成立以来的业绩压力。
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券商因从业人员违规被“双罚”或“多罚”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对于金圆统一证券等中小券商来说,业务拓展本已不易。监管处罚不仅会影响其市场声誉,更可能让刚起步的代销业务蒙上阴影。
如何在扩张中筑牢合规防线,或许是这家“方便面券商”接下来最该补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