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洪武十三年,李文忠交代完后事,与妻儿泣别后才去上朝

洪武十三年,李文忠在交代完后事、与妻儿泣别后才去上朝。朱元璋看了他的奏折,怒骂道:“李文忠,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李文忠却视死如归,说:“文忠死不足惜,愿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这话一出口,大殿里鸦雀无声。满朝文武大气都不敢出,看着朱元璋脖颈上青筋暴起,像随时要扑上去撕咬猎物的猛兽。李文忠跪在冰冷的地砖上,膝盖早就没了知觉,眼前却还能浮现出今早临别时,妻子将护身符塞进他袖中的模样——那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用金丝绣的“平安”二字。

朱元璋猛地踹翻身边的案几,奏章、砚台哗啦啦散落一地。“你倒会拿百姓压朕!”他抄起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在李文忠脚边,碎石子溅到脸上,划出细密的血痕。可李文忠依旧挺直脊梁,恍惚间让人想起多年前,那个跟着他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少年将军。“陛下难道忘了,当年滁州城被围,是谁冒死突围搬救兵?”李文忠突然抬头,眼中闪着泪光,“是臣啊!那时候陛下说过,咱们叔侄要一起打下太平盛世……”话音未落,朱元璋抓起腰间玉带就狠狠抽过去,玉带扣重重砸在李文忠额角,血瞬间顺着眉骨往下淌,染红了前襟。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殿外突然传来孩童啼哭。原来是李文忠年仅六岁的儿子,不知怎么挣脱了侍卫,哭喊着“爹爹”冲进殿来。小家伙看到满地狼藉,还有爹爹满脸是血,吓得扑进李文忠怀里,小手死死揪住他染血的衣襟。朱元璋举着玉带的手僵在半空,看着孩子哭得抽噎的模样,恍惚间想起自己初为人父时的场景。“带下去!”朱元璋突然背过身,声音沙哑得厉害。几个侍卫连拖带拽把孩子拉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像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李文忠趁机又重重磕了个头:“求陛下念在百姓,念在咱们血脉亲情……”

“够了!”朱元璋猛地转身,袍角带起一阵风,“革去官职,即刻离京!再有半句废话,朕灭你九族!”这话虽狠,可李文忠却如释重负——能留条性命,已是天大的恩赐。他挣扎着起身,刚走两步就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当夜,马皇后听说此事,捧着亲手熬的伤药去见朱元璋。只见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天子,此刻正对着一幅旧画发呆——画上是少年李文忠骑马射箭的模样,落款处“吾侄文忠”四个字,墨迹早已晕染。“他终究是你的亲外甥啊……”马皇后轻声说,朱元璋别过头,抬手狠狠抹了把脸。

这场叔侄间的对峙,看似是李文忠用命换来生机,实则撕开了帝王家最残酷的一面。曾经并肩作战的亲人,在权力的漩涡里变得面目全非。李文忠以命相谏,赌的是朱元璋心底残存的人性;朱元璋网开一面,又何尝不是在皇权与亲情间艰难权衡?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