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曾在信里写道:“我不喊你万岁,但我祝你健康,希望你长命百岁。”陈云也说:在个人崇拜之风渐渐滋长的时候,彭德怀依然故我,坚持自己坚决反对个人崇拜的立场。早在1951年7月1日,彭德怀在朝鲜参加志愿军庆祝建党30周年会上听了《国际歌》和《东方红》后感到:《东方红》歌中“他是人民大救星”同《国际歌》中“全靠自己救自己”似乎有些抵牾,如果改为“他是人民的好领袖”,“领导我们向前进”更好些。 苏共二十大后,他在西楼开会时几次提议不要唱《东方红》,不赞成喊“毛主席万岁”,据黄克诚回忆说:1958年5月彭德怀在扩大会还批评了国外的“一长制”,建国后对歌功颂德看不惯等等。而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反个人崇拜的声音更是激越铿锵、掷地有声的。 彭德怀是功勋卓著的军事家、革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中的一员,把荣誉让给别人。1949年冬,西北军区开会。会场东墙上挂了马、恩、列、斯画像,西墙上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彭德怀的画像。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的彭德怀来到会场,立即叫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画像取下来。他说:“怎么能把我的像与中央领导同志的像挂在一起呢?我们要把功劳记在党和人民的功劳簿上。” 彭德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无限忠诚,这种忠诚源于他童年的艰辛以及革命斗争中血与火的洗礼。在他眼中,凡是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都坚决抵制,仗义直言。尤其是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彭德怀历来无私无畏,旗帜鲜明,敢于向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不妥协的斗争。 1934年,中国革命正处于关键时期,第五次反“围剿”的成败关乎红军的生死存亡。然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自踞于中共中央之上发号施令,采取死板的、教条式的作战方针。这种方针完全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给红军和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彭德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畏权势,于1934年4月1日,直接给军委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信中,他详细阐述了李德作战方针的弊端,以及按照这种方针继续下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李德对彭德怀的正确意见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到了广昌战役,李德等又亲临前线瞎指挥,与敌硬拼。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作战,但伤亡却不断增大。彭德怀目睹这一切,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当面批评李德:“你们是‘崽卖爷田心不痛’。”这句话掷地有声,不仅表达了他对李德错误指挥的愤怒,更体现了他对红军战士生命和根据地资源的珍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无比珍贵,李德却如此轻率地指挥战斗,完全不顾及人民的利益,彭德怀怎能不愤怒?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名著《西行漫记》中说过:“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品质。”彭德怀这种直率的作风,在面对错误和不公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不会因为对方的权势而退缩,也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违背自己的良心。这种品质,在当时的革命队伍中显得尤为珍贵,也为他赢得了广大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彭德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尊敬和拥护的,但在权威面前,他从不违背事实讲逢迎的话。特别是在老战友毛泽东面前,当他与毛主席有不同意见时,总是以党的利益为重,旗帜鲜明而毫不顾忌地向毛主席直陈己见。彭德怀常常告诫大家: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应该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为了坚持真理,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具有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的“五不怕”精神。 彭德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在生活中也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的品质。他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个人特殊的利益。特别是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后,许多党员成为各级官员,手中握有权力,如果不能严格要求,不时刻想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就很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因此,在1952年志愿军司令部机关直属队干部大会上,他作了《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讲话》,特别严肃地指出:“只有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避免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使我们所有同志提高政治觉悟,得到进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