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前5个月,湖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中国经济报导:2025年1至5月,湖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浙江省平均1.9个百分点,延续了近年来“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湖州以“制造业焕新工程”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结果。

增长动力: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转型双轮驱动

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通信电子业以62.9%的增速成为最大亮点,较1至4月提升3.4个百分点,带动全市工业增量。

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八大新兴产业链贡献显著,1至4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5%,装备制造业增长20.2%,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3.4%和44.3%。

例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聚全国前十企业中的四席,形成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格局。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一业一策”改造提升健康椅业、家装木业等八大传统行业,1至5月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其中安吉绿色家居产业通过设备更新和绿色技术改造,椅业出口量占全国1/2。

同时,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达36.9%,居全省首位,推动印染、水泥等行业提标提效。

区域协同:四大增长极支撑工业底盘稳固

长合区、南太湖新区、安吉县、德清县四大增长极贡献了全市65%的工业增量,其中长合区以27.6%的增速领跑,南太湖新区、安吉县增速均快于全市。

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既强化了湖州在长三角的产业承接能力,也为新兴产业集群落地提供了空间载体。

例如,南太湖新区的凌昇动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后年产值达83亿元。

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与绿色智造并行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至5月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8.8%,居全省第3位,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9.6%。

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如超威集团牵头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破解储能行业关键技术难题。

全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家,“金象金牛”企业31家,创新生态日益完善。

绿色制造全国领先

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级绿色园区区县全覆盖的地市,湖州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在新能源领域,宝泰电源梯次利用锂电池项目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政策赋能:精准施策与要素保障并重

制造业焕新工程深化

实施八大新兴产业链“161”链长制,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招引重大项目,2025年签约的106个项目总投资691.2亿元,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

同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2024年累计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328个,获省级奖励资金居全省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开展“服务季”活动,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42.3亿元,解决问题诉求238个。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工业“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数全省第一,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从传统制造到绿色智造,湖州正以“稳”的定力和“进”的魄力,在长三角腹地书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转自:全国商报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