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

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钱,但谁能想到,这个身上的衣服洗掉了色,拉着满车废品的老人,曾是拥有几十枚战功勋章的“飞虎队”王牌飞行员,空军中校呢? 吴其轺的故事,得从他的出身说起。他1918年出生在福建闽清一个乡绅家庭,家里十个孩子,他排老六。父亲吴銮仕挺重视教育,把他送进青岛师范学校读书。 可1936年,他在街头看到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的招生告示,脑子一热就退了学,跑去考航校。那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爆发,他想着为国出力,就一头扎进了飞行员的训练中。 航校的日子不好过,吴其轺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学会了开战斗机。1941年毕业后,他被分到中国空军第五大队,驻扎湖南芷江机场,军衔是上尉。 那时候,他才23岁,就开始跟日军在空中干上了。他一共打了88次空战,飞了800多个小时,击落6架日机,击伤3架。战绩不俗吧?可这背后,是无数次死里逃生。 比如1941年6月,他在岷江上空执行任务,开着教练机撞上4架日军神风战机。飞机被打中,在40米低空坠江,他臀部和腿部挨了四枪,被残骸卡住动不了。 日军还补了几枪,幸好飞机金属挡住了子弹。当地村民冒着危险把他救出来,他才捡回一条命。在广元养了一年后,他又爬上飞机接着打。 1943年,他加入了陈纳德将军的中美混合联队“飞虎队”,开P-40战机,飞驼峰航线运物资。一次在湘潭上空,飞机被20多发高射炮弹击中,他硬是冷静操作,迫降成功。 1945年,他在辰溪因引擎故障摔了飞机,村民帮他藏起来,几天后他安全回基地。三次被击落,三次活下来,这运气和本事,真没得说。 他还拿过盟军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国民政府也给了他17枚勋章,升到空军中校。1945年9月9日,他带队去南京参加日军投降仪式,坐在前排,亲眼看着历史翻篇。那一刻,他是真英雄。 可战后,命运对他就不那么客气了。1948年,他去美国西点军校进修,学成后留在台湾。1949年,他听父亲的话回大陆,想为新中国出力。 谁知道1954年,他被抓进监狱,劳教24年。等到1974年出来,他已经56岁,满头白发,腿上的旧伤让他走路都费劲。回到杭州,没工作,没房子,他只能蹬三轮车混口饭吃。 1974年的吴其轺,日子过得苦。他在清波针织手套厂当货运工,每天蹬着辆破三轮车,拉废品和货物。早上天刚亮,他就出门,穿着褪色的旧衣,推着车在石板路上跑。 车上堆满废纸、金属,他弓着背,吃力地蹬。雨天腿疼得厉害,他也得咬牙干下去。每天跑好几趟,赚1块2毛钱,够买点米和咸菜。 晚上回到12平米的小屋,点个油灯,吃碗青菜饭,揉揉酸痛的腿,第二天接着干。他从不跟人提飞虎队的事,勋章也锁在箱子里,默默扛着日子。 就这样,他蹬了六年三轮车。1980年,他终于被平反,恢复名誉,浙江大学地矿系请他去做标本技术员。62岁的他放下三轮车,走进校园,整理化石和矿石标本。 他手糙但活儿细,教学生时耐心得很。有人发现他桌上有张飞行员老照片,问起来,他才淡淡地说几句抗战的事,总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晚年的吴其轺,住着学校分的简单公寓,生活朴素,爱听收音机,看旧书。2005年,他87岁时中风,半身不遂,但脑子还清楚。那年抗战胜利60周年,他又拿了一枚纪念勋章。 他跟人说,想骨灰回闽清老家。2010年清明节,他拄着拐棍,由儿子吴元陪着,去杭州岳王庙祭拜岳飞,走得慢却很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