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一抗联女兵因为叛变投敌,导致了大量战士牺牲,师长和六名女战士被俘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1940年1月,东北气温骤降至零下34度,张镇华师长带着小分队在雪深没膝的山林中摸索前进,目标是炭窝棚的粮食储藏点。队伍里有个叫温淑清的女兵,前年从伪军手中被解救过来,看起来忠诚可靠。 三天后,当小分队接近目的地时,埋伏的日伪军突然开火,原来温淑清早就是潜伏的特务,这次行动路线被她提前泄露。枪声过后,只有张镇华和六名女战士活着被俘:朱新玉、崔顺华、刘英、郭英顺、朱新珍、张淑兰。 宝清县监狱里,敌人先派温淑清来劝降,张镇华虽然身受重伤,仍然挣扎起身一脚将叛徒踹出牢房。温淑清转向六位女兵时,她们攥紧拳头站成一排,目光如炬盯着这个叛徒,吓得她匆忙逃走。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日军对女战士动用酷刑,队长朱新玉身材高大,总是用身体护着战友,当敌人拿烧红的烙铁威胁时,六个女孩突然一起冲上去抢夺,把日本军官吓得连连后退。 这六个女孩来历不同却信念相同,朱新玉是农家女,参军前连县城都没去过;崔顺华是朝鲜族,会说日语却拒绝为敌人翻译;刘英出身书香门第,为了抗日放弃安稳生活。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8岁。 1940年2月一个雪夜,日本兵将六位女战士押出县城,她们高唱抗联战歌,昂首走向刑场,子弹穿透胸膛时,鲜血溅在雪地上格外刺眼。张镇华师长也在狱中牺牲,至死没有屈服。 这个故事最震撼的不是英勇就义,而是她们面对叛徒时的那种愤怒,温淑清本来也是被救的人,却在关键时刻出卖救命恩人。六个女孩用目光就能把叛徒吓跑,这种精神力量比任何武器都可怕。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们护着彼此的样子,朱新玉总是站在最前面替战友挡刑具,其他人也会一起冲上去分担痛苦。她们知道必死无疑,却还要保护身边的人。 抗联在东北坚持了14年,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这六个女孩的经历特别典型,因为她们遇到了叛徒、酷刑、绝境,所有能让人崩溃的因素都有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尊严和信念,才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东北的冬天特别残酷,不只是天气,还有人性的考验,有人选择背叛求生,有人选择坚持到死。这种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历史会记住谁是英雄,谁是叛徒。 80多年过去,宝清县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了纪念碑,每年都有人去祭奠,不是因为官方要求,而是因为这个故事确实感人。六个年轻女孩用生命证明了什么叫宁死不屈,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敬佩。 她们的名字应该被记住:朱新玉、崔顺华、刘英、郭英顺、朱新珍、张淑兰。不是因为她们死得壮烈,而是因为她们活得有尊严,死得有价值,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信源: 东北抗联女兵: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中国军网、《东北抗日联军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宝清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日伪档案[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