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谈妥不到10天,以牺牲中国利益获得对美国谈判筹码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被中国惩罚了!6月30日商务部发布硬核公告,从本月1日开始,对原产于欧、英、韩和印尼进口的不锈钢制品征收反倾销税,这一收就是五年! 6月26日,中美在伦敦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主要围绕稀土出口和科技管制展开。中国同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稀土出口许可证,美国则取消部分对华限制。 按理说,这是件好事,双方都退了一步,给紧张的贸易关系降降温。可谁能想到,协议墨迹还没干,就有几个国家跳出来“作妖”,想趁机占中国便宜! 欧盟、英国、韩国、印尼这几个国家,在中美谈判期间,小动作不断。欧盟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对无头螺钉加征高额关税,还禁止中国参与医疗设备公共采购。 英国一边说要和中国合作,一边发布报告渲染中国“威胁”,在涉港、涉台问题上指手画脚;韩国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碳钢加征反倾销税,明摆着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印尼更过分,一边拿着中国的投资,一边和美国合作开发镍矿和稀土项目,想抢中国的市场。 这些行为,说白了就是想牺牲中国利益,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在中美谈判中给自己捞点好处。 但中国可不是软柿子,6月3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这四个国家的不锈钢制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从20.2%到103.1%不等。这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调查和复审。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这些国家的不锈钢产品可能会以低价持续冲击中国市场,导致国内不锈钢产业面临不公平竞争和结构性损害。 比如说,韩国的不锈钢企业POSCO,因为积极配合调查,税率只有23.1%,而其他韩国企业则高达103.1%。这就说明,中国的措施是有法律依据的,是对那些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国家的有力反击!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这是在搞贸易保护主义。可欧盟对中国的马口铁加税62%,韩国对中国的热轧碳钢加税,英国对中国的钢丝绳发难,印尼对尼龙薄膜加税,这些难道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吗?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不锈钢粗钢产量占全球近60%。如果任由这些国家低价倾销,中国的不锈钢企业怎么办?成千上万的工人怎么办?中国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产业,这是天经地义的! 这次反倾销税的影响可不小。欧盟和英国的不锈钢企业,以后出口到中国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市场份额可能会被中国本土企业抢占。韩国的不锈钢行业,尤其是那些不配合调查的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高税率可能让它们在中国市场无利可图。 印尼作为新兴经济体,不锈钢制品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很大一部分,加征20.2%的关税,对其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更重要的是,这向其他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想拿中国当谈判的筹码,就得付出代价! 中国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尝到了苦头。虽然这次反倾销税没有美国的份,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却要为“中国制造”的涨价买单。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初衷是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可现实情况是,美国电商买家为了规避关税,甚至铤而走险更名产地。 美国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足且监管到位的生产基地。这就说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这次事件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中美博弈中,想两边讨好是不可能的。中国已经划出了红线,任何国家若以损害中方利益换取美国关税减免,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 就像欧盟,在稀土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却一边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贸易秩序。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平等对话解决经贸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对待。 这次对欧盟、英国、韩国、印尼的反倾销税,就是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利益不容侵犯,任何试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这场贸易战还在继续,但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中国的不锈钢产业在反倾销措施的保护下,将不断提升竞争力,为全球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扩大开放,与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 那些试图通过牺牲中国利益换取短期利益的国家,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