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2年,日军半夜将八路军包围,大家正商量如何突围时,教导员竟语出惊人:我建议

1942年,日军半夜将八路军包围,大家正商量如何突围时,教导员竟语出惊人:我建议投降。说话间,日军就被放了进来。战士们想开枪,却想起枪中的子弹早被收走。 那年7月的山东博山县郊外,七十多个八路军战士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挪进庙门,军装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结出一层白霜。 有人刚靠上斑驳的墙壁就滑坐在地,绑腿里渗出的血把草鞋黏在伤口上。 教导员孙黎数了数干粮袋,剩下的炒面只够每人分半把,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腿早在三天前的遭遇战里断了一截。 战士们盯着庙门外的土路发呆,上个月这条路上还跑着根据地的运输队,现在只剩被炸断的车辕斜插在焦土里。 日军推行"囚笼政策"后,方圆二十里的村子都立了碉堡,上次有个老乡送情报,被吊在村口柿子树上。 后半夜查哨的战士突然撞进来,棉袄领子沾着新鲜的血,日军一个中队正呈扇形包抄,刺刀在月光下泛着蓝光。 他摸黑清点弹药,平均每人不到五发子弹,有个小战士的汉阳造枪栓都快磨平了。 众人正用刺刀撬庙里的青砖准备工事,他突然按住地图说投降,空气瞬间凝固,角落里传来枪托砸地的闷响。 日军中队长带着酒气闯进来时,战士们才发现子弹早被收走了,有个机枪手把空枪管攥得发烫,他想起三天前牺牲的班长,那个总爱哼沂蒙山小调的汉子,最后用身体压住手榴弹掩护大家突围。 孙黎看见日军哨兵腰间晃荡的钥匙串,正是打开军火库的那把,三天前地下党送来情报,说这批武器要运往太平洋战场。 庙后林子里传来布谷鸟叫,两声长三声短,这是约定好的信号,当第一颗手榴弹在日军车队炸响时,战士们才明白那些"投降"时被收走的枪支,早被调包成装满弹药的崭新三八大盖。 后来在军区保卫部的审讯室里,孙黎交代了全部计划,那个送地瓜干的老乡其实是日军翻译官,每次"扫荡"前都往村里跑。 他们干脆将计就计,通过他传递假情报,而真正的地道出口就藏在庙后枯井里,昨夜运走的不仅是七十个战士,还有二十箱贴着封条的"药品"里面是拆成零件的机枪撞针。 信息来源:《山东抗日根据地史》、《博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