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号,根据韩民族日报的报道,中方正在寻求韩国总统李在明赴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可能性。那么李在明会来吗?他的顾虑因素有哪些呢? 早在十年前的抗战70周年阅兵上,韩国时任总统朴槿惠就曾亲自出席,标志着中韩关系的黄金时期。然而,此后由于朝鲜核试验频发,以及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引发中国强烈反对,双边关系陷入低谷,至今未能全面修复。 如今,借抗战80周年阅兵邀请李在明访华,既是礼仪性安排,也被视作恢复中韩关系的重要契机。但这一决定并不轻松,目前面临三大现实障碍: 第一重障碍是国内民意。 李在明在胜选前就被部分舆论贴上“亲华”标签。当前韩国国内“厌华情绪”高涨,若其首访选择北京,势必将遭遇舆论与在野党双重压力。 第二重障碍来自美国立场。 迄今为止,李在明尚未访问美国。如果首个出访国家选择中国,极有可能激怒美国及韩国国内的“亲美”保守势力。因而,若李计划访华,可能需先在7、8月内完成对美访问,或等待特朗普若率先访华,以分散国内批评焦点。 第三个障碍则是“谁先主动”的外交博弈。 韩国历来坚持“中方应先释出善意”,认为中国高层应先访韩、推动关系改善。这种“对等外交观”使得是否来华参阅,也成为首尔内部争论焦点。 不过,中方仍有一张“外交牌”——即11月将在韩国釜山举行的APEC峰会。李在明已正式邀请中方高层与会,若韩国回避9月北京的重大外交场合,势必影响中国对APEC峰会的重视程度与代表级别。这一“外交对价”,韩国方面不可能不权衡。 因此,李在明是否出席阅兵,取决于他如何重新塑造中韩关系、如何在中美之间拿捏平衡,以及对其未来5年外交路线的总体布局。当前中韩双方在“先后顺序”“战略对等”上的角力,仍在进行之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