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立李治为接班人? 贞观十七年那会儿,太子李承乾想造反,结果被废了。这下子,唐太宗李世民可犯难了,不知道该立谁当太子。他的儿子们里头,就数李泰和李治最出彩。可最后,他还是选了性格比较温柔的李治。 其实李世民心里也纠结过。李泰这家伙,脑子灵光,能干大事,可就是野心太大,心狠手辣。要是让他当了皇帝,兄弟们估计都得遭殃。李世民不想再看到家里人自相残杀,只能退一步,选了心地善良的李治。再说了,李治是长孙皇后的亲儿子,身份高贵,在朝廷里也更容易让大家信服。 李治可不是大家想的那么软弱。他一当上皇帝,立马就摆平了长孙无忌。就连武则天当上皇后这事儿,他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心里有数,能忍,还特别会拿捏权力。他统治那会儿,唐朝的地盘大得不得了——西突厥、高句丽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这可是连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做到的事儿。他执政时给大家的印象不好,主要是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没太多精力管事。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有了出头的机会,也让别人觉得他是个软柿子。但其实,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他手里,直到快不行了才慢慢放手。 李治做了三十四年的皇帝,最后因为病得太久去世了,人们称他为高宗。他这一辈子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说话不代表没本事,不张扬也能让国家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