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上瘾了?一女子在上海玩了两个多月,可奇怪的是,她基本上没怎么花过钱,原因就是她打车、点外卖和住完酒店后,总会找各种理由去投诉来白嫖,还有身上的衣服,都是利用无理由退换货,穿几天后就退回去,重新再买再退,甚至做完睫毛后,也会以眼睛不舒服拒绝付款,当被警察给抓起来后,她还哭诉:“我的人生都被毁了”! 据法治进行时7月2日的报道,上海街头,四月的暮色里,民警带着一名年轻女子往警车走。她突然蹲在地上哭嚎:“我的人生都毁了!” 周围人却没多少同情。
这个姑娘在上海“潇洒”了两个多月,打车、吃饭、住酒店、买衣服甚至做美容,几乎没花过自己的钱,全靠“白嫖”各家店和平台过日子。
今年二月起,她像摸透了商家和平台的“软肋”:打车时,一上车就举着手机录视频,要么说“司机刚才急刹车,我脑袋撞玻璃了”,要么捏着鼻子喊“车里有烟味,我过敏”。平台为了息事宁人,往往给她全额退款或大额优惠券,她就靠这招在上海街头“免费穿梭”。
点外卖更“精”:专挑高价日料、西餐下单,收到餐先把提前备好的“头发丝”“小虫子”放进菜里,拍张模糊照片发给商家,威胁“我要投诉到食药监!” 小商家怕差评影响生意,只好乖乖退款,饭却被她吃得一干二净。
住酒店时,她有套“剧本”:办理入住后,故意把咖啡泼在床单上,或者把毛巾扔在地上踩脏,再打电话给前台:“你们床单怎么有污渍?卫生这么差,我要报警!” 前台为了不影响好评,要么免单,要么打五折,她就这么“免费”住遍了上海不少酒店。
最绝的是买衣服和做美容。她专挑网红店和品牌店,买新款连衣裙、西装,穿去逛街、约会,甚至参加派对,穿个三四天,再以“版型不对”“颜色和图片差太多”为由退货。
有的商家发现衣服有褶皱、香水味,她就理直气壮吵架:“试穿的时候没注意,回家才发现!” 商家怕差评,只能认栽。
种睫毛时更夸张,刚做完就揉着眼睛喊“扎得慌,我过敏了!” 美容院老板一开始忍了,后来发现她隔三岔五来“退款”,这才察觉不对劲。
直到今年,被坑的商家们终于发现:打车平台的“投诉专业户”、外卖的“异物常客”、酒店的“卫生投诉客”、服装店的“退货达人”、美容院的“过敏常客”,居然是同一个人!
大家联合报警后,民警在她手机里找到大量“证据”:和商家吵架的聊天记录、穿着新衣服拍的朋友圈、还有密密麻麻的投诉模板——原来她早把“投诉话术”背得滚瓜烂熟。
被抓时,她还瞪着眼睛喊“委屈”:“我只是想省点钱,怎么就犯罪了?” 直到民警告诉她,她的行为已经涉及诈骗,她才慌了神,哭着说“人生被毁了”。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议论炸了锅: “白嫖的时候没想过后果,哭的时候倒觉得人生毁了?早干嘛去了!” “那些被她坑的小商家,损失谁来赔?小本生意经得住这么骗吗?” “以为自己聪明,其实每个投诉、退货都留着‘尾巴’,警察一查一个准!”
在上海这座讲究契约精神的城市里,她的“白嫖”生涯像一场泡沫剧:看似轻松潇洒,实则每一步都在透支信任。
打车平台的宽容、商家对差评的忌惮,本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却被她当成“免费通行证”。 可世上哪有真正的“免费午餐”?
当占便宜变成习惯,以为能永远游离在规则之外,命运早把账记在暗处。如今,人生的“退货键”按不下去,她的哭诉里,藏着对规则的漠视,和对代价的后知后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