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东北满族喊出“使清帝不敢东归”的口号,大清怎么混到连自家人都嫌弃的地步? 晚清的东北,风声鹤唳,满族革命者张榕喊出“使清帝不敢东归”的口号,震得人心惶惶。这话听着霸气,可细想想,满族人自家都扛不住清廷的窝囊劲儿了,得多憋屈?一个王朝混到连亲儿子都嫌弃的地步,到底咋回事?清廷的无能和腐败,像一出荒唐大戏,把满族人逼得走上反叛路。 清朝末年,大清这艘破船早就漏水漏得不行了,连满族这帮“自己人”都看不下去。咋回事呢?先说腐败,官场那叫一个烂透了。清廷的八旗子弟,本来是铁杆支持者,可到晚清,啥都变味了。八旗早就不是能打仗的精兵,成天吃喝玩乐,拿饷银混日子。朝廷呢?税收都进了贪官的腰包,老百姓苦哈哈,八旗子弟也跟着寒碜。更别提慈禧那帮人,国难当头还想着修园子、过生日,国家大事全扔一边。满族人一看,这朝廷还能指望啥? 再看无能,晚清的外战内乱简直是灾难片。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八旗子弟拼死扛了一波,结果呢?慈禧跑路回来,不但不夸两句,还把抗敌的将领给砍了。这操作谁受得了?满族人心里拔凉拔凉的,觉得自己拼了命换来个啥?到1904年,日俄战争又把东北当战场,村子被烧,百姓流离,清廷连个屁都不敢放,满族人眼睁睁看着家园毁了,朝廷连个救场的人影都没。满族人不是傻子,谁还能忍这口气? 张榕这哥们儿,1884年出生在奉天(今沈阳),家里是汉军镶黄旗,算得上满族圈里的正宗血脉。1904年,日俄战争把东北炸得稀巴烂,他在家乡看着乡亲们遭殃,心里憋了一股火。干脆不念书了,从北京译学馆跑回兴京,和丁开璋他们弄了个“关东独立自卫军”。张家掏了几万两银子,买枪招人,声势挺大,想护住东北这块地。可清廷一看,这不“谋反”吗?直接下令解散。张榕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北京搞地下刊物,鼓吹反清,还认识了吴樾这号猛人。 1905年,他俩合计在北京正阳门东站搞了个大动作,要炸清廷五大臣。结果计划没成,吴樾炸死了,张榕被抓,判了个终身监禁。1908年,靠着典狱长王璋帮忙,他越狱跑去日本,加入同盟会,还上了陆军士官学校,学军事准备干大事。后来回国,拉着奉天新军和革命党人,打算响应武昌起义,把清廷在东北的窝给端了。他喊“使清帝不敢东归”,就是要断了清帝退回东北重整旗鼓的念想。可惜,1911年11月,叛徒告密,他被盛京将军赵尔巽和军阀张作霖逮住。1912年1月23日,张榕在沈阳被枪杀,年仅28岁。 张榕不是孤军奋战,整个东北的满族人都在动。1911年武昌起义一爆发,东北的满族革命者跟打了鸡血似的。凤城的鲍化南,满族人,和汉族的刘雍搭伙,号召剪辫子、均田地,搞了个满汉农民军,想弄个新政权出来。张榕在奉天搞了个“联合急进会”,喊着响应南方,夜袭清军营地。虽然情报泄露,起义没成,可这帮人的闹腾把清军拖住了,清廷想调兵入关镇压南方的计划直接泡汤。满族人这时候已经不认清廷了,觉醒得彻彻底底。 为啥满族人这么狠?因为清廷对他们太失望了。八旗子弟本来是清廷的根基,可朝廷自己把根基给刨了。日俄战争时,东北满族人盼着朝廷出兵保家,结果朝廷啥也没干。八国联军那会儿,满族将领拼了老命,换来的却是慈禧的冷血。满族人心里明白,这朝廷靠不住,干脆自己干吧。张榕、鲍化南这些人,就是满族人怒火的代表。 清廷混到这地步,内部早就烂了。满族人反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朝廷对外打不赢,对内管不好,连自家人都留不住。1911年,张榕被杀后,赵尔巽下令大搜捕,杀了上百革命党人,张家都被抄了。可这压不住火,1912年2月,北方远征军在庄河把清军打得屁滚尿流,清廷残余势力全跑了。同年2月12日,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给张榕他们开了追悼会,说他们是为共和流的血,功不可没。 东北的革命没全成功,可拖住了清廷的后腿,给全国革命争取了时间。满族人这时候也不光为自己考虑了,五族共和的念头开始扎根。清廷咋混到这步田地的?说白了,外战外行,内政瞎搞,连满族这帮“亲戚”都寒了心。一个王朝,内部崩了,外头再多人踩一脚,也就剩个倒下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