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东京一个私人收藏馆中,青铜器专家马承源一句话不说,一直盯着一个残缺的青铜器观察,10分钟过去了,他强行压下上扬的嘴角:国内找了67年的东西竟然在这儿。但主人却说:决不卖给中国人。 马承源1927年出生在浙江镇海,从小就聪明伶俐。1946年加入共产党,革命之余对古代文化着了迷。1950年代,他进了上海博物馆,从保管员干起,一步步做到馆长。他研究青铜器几十年,尤其擅长商周青铜器铭文,写过《商周青铜器铭文选》这样的大作。他不光是学者,更是行动派,一辈子都在追流失的文物,想让国宝回家。他的执着和贡献,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皿方罍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19年在湖南桃源被挖出来。那时候正值战乱,东西刚出土没多久,就被盗卖了。器身和盖子分开,盖子留在了国内,器身却流到了海外。从此,国内就开始找这件国宝,可几十年过去,一直没消息。皿方罍不是普通的青铜器,它工艺精湛,历史价值高,被称为“方罍之王”。国内文物界都盼着它能回来,可线索太少,找起来像大海捞针。 1992年,马承源去日本考察,走进东京一家私人收藏馆。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残缺的青铜器——皿方罍的器身。这东西他太熟了,国内找了67年,他一眼就认出。他心里那个激动啊,但面上尽量冷静。他研究过它的铭文、纹饰,知道这不是仿品,是真家伙。67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他恨不得立刻带它回国。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收藏馆主人新田栋一态度很硬,说啥也不卖给中国人。马承源只能空手而归,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新田栋一这人,是日本有名的收藏家,手里有不少东方文物。他当年花大价钱买下皿方罍器身,挺得意。可他有个原则,不愿意把东西卖给中国人。他拒绝马承源时,态度很坚决,没留一点余地。后来国内博物馆也试着联系他,想高价买回来,他还是不松口。他甚至提出用钱换盖子,被中方拒绝后,就更不合作了。新田的态度让人窝火,但也没办法,人家就是不卖,你能咋地? 时间来到2001年,新田栋一决定拍卖皿方罍器身,交给佳士得,拍了924.6万美元,创了亚洲艺术品拍卖纪录。这消息传到国内,大家又燃起希望。可价格太高,买回来不容易。直到2014年,湖南一群商人坐不住了,他们凑了2000万美元,通过谈判把器身买了回来。那天是6月21日,湖南省博物馆里,器身和盖子终于合体,92年的分离画上句号。现场很多人红了眼眶,这不只是件青铜器,是文化的回家。 皿方罍的回归,不简单。它从出土到流失,再到找回,整整95年,经历太多的颠沛流离。这件国宝回来,不光是文物多了个展品,更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它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东西,跑再远也得回家。可海外还有多少流失文物?追回来有多难?皿方罍只是个开始,文化保护的路还长着呢。 皿方罍能回来,是运气加努力的结果。海外流失的文物多得数不过来,有的藏在私人手里,有的被博物馆收了,想追回哪有那么容易?法律、资金、外交,哪样不得费劲?新田这样的藏家不少,他们不卖,你还真没辙。文化保护不是喊口号,得有真行动。
猜你喜欢
为什么越来越感觉文化输出是贬义词了?
2025-07-02
MingZhC
雅典真是个奇怪的国家,有青铜剑却不像中国一样有其他生活各类青铜器出土
2025-07-02
风过花犹香
鉴别古瓷器有不少实用方法。把瓷器放清水中,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夜,若胎釉中释放大小
2025-07-01
大道至简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