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徐克兴奋地给巩俐打电话:“《青蛇》要开拍了,想请你来演白蛇,梅艳芳演青蛇。”巩俐一听立刻答应了。谁知道,第二天巩俐又反悔了,更让徐克郁闷的是,梅艳芳也拒绝了他。
1993年是中国电影工业充满变革的一年,电影市场逐渐开放,更多的海外影片涌入,国内导演如徐克也渴望用更大胆的视角和故事吸引观众。这一年,徐克计划执导的《青蛇》,一部基于中国古典神话的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决定邀请时代的两大明星,巩俐和梅艳芳,担纲主角。
初始,徐克与巩俐的电话是满载期待的。他热情地介绍了电影的构思和对白蛇角色的期望。巩俐对此角色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她被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神话色彩所吸引,立刻答应了徐克的邀请。然而,就在这一刻的热忱之后,事情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转变。
第二天,导演钱永强打来电话给巩俐,提出了另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提议——与她的偶像林青霞共同出演《天龙八部》。巩俐对于能与林青霞合作感到无比兴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新的角色。同时,她告诉徐克无法参与《青蛇》的拍摄。几乎在同时,梅艳芳也因为档期冲突向徐克表达了歉意。
徐克在电影《青蛇》的选角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原本的意图是将巩俐和梅艳芳这两位当红巨星作为电影的主演,以此来保证电影的市场吸引力和艺术表现。然而,巩俐和梅艳芳的突然退出,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选角计划。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徐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电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表现,尤其是对于《青蛇》这样一部深具文化象征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选择合适的演员显得尤为重要。徐克在这一期间多次与制片团队进行了紧急会议,探讨可能的选角方案。
关之琳作为香港电影的知名演员,以其出众的容貌和不俗的演技在亚洲电影界享有盛名。她的加入本可以为《青蛇》增添一抹亮色。徐克也曾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并主动联系了关之琳,希望她能参与到电影中来。
然而,在与关之琳的沟通中,徐克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关之琳在表面上符合青蛇的形象,但她所展现的气质与徐克心中对青蛇的设想有着微妙的差异。青蛇不仅需要有外在的美,更需要内在的妖娆和灵动,这种独特的气质是关之琳所缺少的。在一次试镜后,徐克意识到,尽管关之琳努力地表现出她对角色的理解和尝试,但她的表现还是过于端庄,缺乏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妖异和飘渺感。
这让徐克陷入了深思。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必须兼顾,每一个角色的选定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在拒绝了关之琳后,徐克的心情异常沉重。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必须再次面对选角的困难,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寻找那个完美契合青蛇角色的演员。
在经历了数日的焦虑和寻找之后,徐克接触到了张曼玉和王祖贤的经纪人。张曼玉以其多变的角色和深厚的演技基础,在电影界有着不俗的口碑;而王祖贤则以其典雅而神秘的气质,成为了徐克心目中白蛇的不二人选。经过几轮的沟通和商讨,徐克决定邀请这两位演员加入《青蛇》的演出阵容。
在确定了张曼玉和王祖贤之后,徐克的心情终于有了一些放松。他与两位演员进行了详细的剧本讨论和角色解读,希望她们能够深入理解各自角色的内心世界及其复杂性。张曼玉和王祖贤的专业态度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让徐克对电影的最终成果充满了期待。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和拍摄,电影《青蛇》最终杀青。在拍摄过程中,徐克与演员们之间的合作愈发默契,每个场景都力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尽管电影在初次上映时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成功,但徐克对自己的作品保持了信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蛇》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并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