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03年,张纪中拍《天龙八部》,主题曲他思前想后想找王菲唱,于是便问她需要多少

2003年,张纪中拍《天龙八部》,主题曲他思前想后想找王菲唱,于是便问她需要多少片酬,没想到王菲说:“别人1000w,但我可以免费给你唱!”

张纪中是个老牌制片人和导演,五十年代生在北京,从八九十年代就在影视圈混,干过幕后,跑过龙套,后来才开始自己挑大梁拍戏。他对金庸武侠情有独钟,之前拍过《笑傲江湖》,反响还不错。2003年,他接手《天龙八部》,这部剧可是金庸迷心中的重头戏,投资不小,演员阵容也挺豪华,有胡军、刘亦菲这些人。他特别看重细节,实景拍摄花了大价钱,就连主题曲都不肯马虎,想找个能压得住场面的声音。

那时候,电视剧主题曲不像现在这么随便找个流量歌手凑合,好歌能直接把剧的档次拉上去。张纪中琢磨着,主题曲得有江湖味,还得有感情深度,不然配不上《天龙八部》这块金字招牌。他翻来覆去考虑,最后把目光投向了王菲。

王菲九十年代靠《容易受伤的女人》一炮而红,后来专辑一张接一张,首首歌都能火。她嗓子特别,空灵又抓耳,唱情歌能让人起鸡皮疙瘩,唱快歌又酷得不行。那几年,她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随便一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片酬自然水涨船高,传言请她唱歌得千万起步,普通剧组根本不敢想。

但王菲这人也有意思,不全是为了钱。她挑活儿看心情,喜欢就干,不喜欢多少钱都不行。她跟林夕关系好,林夕写的词她基本不拒绝。那时候她刚出完专辑《将爱》,状态正巅峰,嗓子和人气都在线。

张纪中找到王菲,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他先请了林夕写词,林夕是王菲的老搭档,出手就是《宽恕》这首歌。歌词写得深情又大气,讲的是剧里那种爱恨交织的纠葛,跟乔峰和阿朱的故事特别搭。张纪中听完觉得靠谱,但还缺个灵魂人物把这首歌唱活。他知道王菲贵,可也知道她的声音能给这歌加分太多,咬咬牙就联系了她。

结果王菲听完歌词,直接说免费唱。张纪中估计都没反应过来,毕竟这跟市场行情差太远了。后来才知道,王菲是真喜欢《宽恕》这首歌,觉得词好,曲子也对味。她不是缺钱的主,唱歌有时候就是图个开心。更何况,林夕的面子她得给,张纪中又是老前辈,她也尊重。

王菲答应后,很快就进了录音棚。她唱歌很专业,录制过程没啥花絮传出来,但效果是真没得挑。《宽恕》这首歌旋律舒缓,歌词有种淡淡的哀愁,王菲的声音一加进去,立马就有了画面感。张纪中听完特别满意,觉得这钱省得值,效果还超预期。

这首歌的制作成本其实不算低,林夕的词和编曲团队都不便宜,但王菲免费唱等于给剧组省了一大笔。2003年那会儿,电视剧靠卖版权和广告赚钱,预算紧巴巴,能省下千万对张纪中来说简直是救命。

《天龙八部》年底在央视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胡军的乔峰硬气,刘亦菲的小龙女仙气,都让人印象深刻,但《宽恕》一响起来,观众的情绪就被彻底带进去了。这歌跟剧太搭,播完之后网上全是讨论,说主题曲神了,比剧情还抓人。

那时候没现在这么多短视频平台,但论坛和贴吧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有金庸迷说,这歌唱出了原著的魂儿,也有王菲粉说,她不收钱真是良心。《宽恕》后来还被翻唱了好多次,成了武侠剧主题曲的经典之一。

张纪中靠《天龙八部》又火了一把,金庸对他评价挺高,后来还把《射雕英雄传》的改编权给了他。他接着拍武侠剧,风格还是老样子,实景拍摄、大手笔制作。虽然之后的作品口碑有高有低,但他确实给武侠剧定了调子,让人一提武侠就想到他的剧。 他后来年纪大了,慢慢淡出幕前,但影响力还在。现在提起他,大家还是会想到《天龙八部》那会儿的辉煌。 2004年她在香港开演唱会,场场爆满,证明她人气一点没掉。后来她渐渐减少露面,专心生活,但歌坛地位没人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