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80年后的今天,如何继承好、弘扬好《联合国宪章》精神?

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旧金山制宪会议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奠定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开启世界和平与发展新篇章。80年后的今天,如何继承好、弘扬好《宪章》精神?围绕《联合国宪章》与全球规则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联合国更大作用,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与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日前组织专家学者举行专题研讨。

联合国“基本大法”的核心地位与时代价值

汪伟民(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作为联合国“基本大法”,《宪章》的核心原则至今仍是全球治理体系赖以运行的根本规范。为了重新激活和传承《联合国宪章》精神,国际社会不仅要坚守《宪章》核心原则,重塑互信根基,更要抵制单边霸凌,推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纠正长期历史不公;不仅要尊重联合国在争端解决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强化和平机制,升级争端解决工具,支持联合国调解机制在热点问题上发挥核心作用,更要严控“自卫权”滥用,反对任何未经理事会授权的军事行动,维护集体安全框架的权威性;不仅在文本上传承《宪章》精神,更应主动抵制排他性联盟,支持G20、金砖机制等与联合国体系互补协作,构建包容性多边网络,同时需以创新改革激活联合国固有效能,强化预防外交,建立国际冲突大数据库、早期预警系统和事中干预系统等。

为捍卫国际和平及安全缔结《联合国宪章》

张勇安(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联合国宪章》不仅是一份国家间谋求和平与安全的宣誓书,而且还是一剂能够激活战后经贸往来、再造文化传承、消除国家间战争宿仇、重塑国家间信任的良药。更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国宪章》不仅把国际和平及安全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且还创新性地提出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来防范战争。80年来,《联合国宪章》倡导的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宗旨及原则,捍卫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应对之法,既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之时,但只要心中之理想不灭,“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就能“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联合国宪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毛瑞鹏(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联合国宪章》是国际关系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孜孜追求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重要结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造就的国际格局的重要体现,深刻塑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形态。维护现行国际秩序,首要的是坚持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等基本原则,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致力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国际合作。当前,面对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地区冲突频发、国际安全形势恶化、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等突出问题,要求世界各国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加强联合国权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提升全球治理效能。

如何进一步提升联合国的地位

江时学(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拉美研究理事会主席,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为了进一步提升联合国的地位,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恪守这一原则,不能独揽国际事务的决策权,不能主宰其他国家的命运,不能推行霸权主义和霸凌主义,不能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优势在国际舞台上肆意妄为;二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三要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各国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只能依靠完善的制度和明确的规则,大国更应率先成为国际法治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维护者;四要继续推进联合国改革,如工作效率不高、执行能力弱、安理会代表性不足以及经费紧张等,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在推进联合国改革时坚持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

美国与联合国交织着合作与冲突

魏红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美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联合国的架构和规则制定中也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然而,美国与联合国之间经常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冲突。首先,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经常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这与联合国的多边主义理念存在明显冲突;第二,美国的会费拖欠行为对联合国财政状况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联合国的正常运转,也引发了其他会员国对美国责任意识的质疑;第三,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双重标准行为也与联合国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背道而驰,不仅破坏了国际关系的正常秩序,也损害了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公信力。尽管美国的政策与联合国的运转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但双方在一些领域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合作。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与联合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此起彼伏经济战与军事战呼唤《宪章》精神回归

杨鹏飞(上海联合国研究会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贸易战、关税战等经济战愈演愈烈。这些以单边主义和经济胁迫为手段的行为,严重偏离了《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多边合作、公平互利原则,削弱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平台的有效性,也撕裂了原本脆弱的国际信任架构。与此同时,领土争端和地区冲突频发。一些国家借助“国家安全”之名行强权之实,公然挑战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使得国际社会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面临集体失语的风险。此时此刻,《宪章》精神的回归愈加显得迫切和必要,不仅需要联合国自身的改革与强化,更需要大国率先垂范、发展中国家集体行动、民间社会广泛参与。在全球南方崛起、国际格局重塑之际,唯有重申《宪章》原则,方可在不确定性中重建秩序与希望。

守护WTO核心要义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章玉贵(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作为关贸总协定(GATT)的升级版,WTO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变迁产物,有着“经济联合国”之称。不过,随着新兴经济体陆续加入WTO且不断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发达国家开始改变对WTO的态度,尤其作为WTO主要机制设计者的美国。表面看来,维护还是削减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下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SDT)”,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但深层次的分歧则是,中国在经济实力与影响力以及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显著,使得美国有可能失去对全球贸易体系与规则变迁的主导权。这也是美国多次威胁退出WTO或试图按照美国的意志改造WTO的重要原因。WTO承担的最重要使命是推进贸易领域的公平竞争,确保多边贸易机制的有效性。中国在与美方就WTO改革展开多轮博弈过程中,既要坚持底线与原则,也要展现适当的灵活性,防止中美经济与贸易联系全面“脱轨”,探讨中美在WTO改革方面可能的合作区间,展现东方大国特有的国家智慧。

联合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

何建华(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人类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和平与发展愿景不会改变。如今,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与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人口、环境、资源、金融、政治、恐怖主义、核安全、能源、网络安全、粮食安全、毒品泛滥、移民(难民)潮、卫生、贫困、全球流行病等,仍在挑战着国际社会,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是希望的象征,是世界人民的家园,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三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