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88年,相声演员刘伟不顾师父反对,坚决要移民出国,马季大怒:"国外谁认识你!

1988年,相声演员刘伟不顾师父反对,坚决要移民出国,马季大怒:"国外谁认识你!",刘伟却说:"以我的名气,在国外照样吃香。" 刘伟,1959年出生在天津,这座城市可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他从小就对相声感兴趣,嗓音洪亮,脑子灵活,很有点天赋。初中时,他和冯巩成了同学,两人臭味相投,整天凑一起琢磨相声段子。那时候的刘伟,可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84年是个转折点。刘伟和冯巩拜在了相声大师马季门下。马季是谁?那可是相声界的泰斗,教徒弟特别严格。刘伟他们跟着马季学艺,进步飞快。到了1986年,两人搭档登上央视春晚,一下子火遍全国。1988年,他们又在春晚表演了《求全责备》,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刘伟的名气达到了顶峰。那会儿,他才29岁,前途一片光明。 可就在事业最红火的1988年,刘伟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移民出国。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觉得国外是天堂,机会多,钱好赚。刘伟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有才华有名气,国外肯定也能混得开。他跟朋友聊过,说国外生活水平高,收入也比国内强,干嘛不出去闯闯呢? 但这个决定可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师父马季听说后气得不行,直截了当地说:“国外谁认识你!相声是咱中国的玩意儿,拿到外国谁懂?”搭档冯巩也劝他,国内的事业这么好,干嘛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冒险?可刘伟主意已定,谁劝都没用。他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能飞得更远。 刘伟最终选了澳大利亚,带着一腔热血去了。可到了那儿,他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语言是个大坎儿。他会点英语,可表演相声得靠嘴皮子功夫,那点英语根本不够用。观众听不懂他的包袱,台上台下都尴尬。更别提相声这门艺术了,在中国是国粹,可在国外压根儿没市场。澳洲人更喜欢看脱口秀或者本地喜剧,谁会为一段听不懂的中文相声买票? 演出机会少得可怜,收入自然也跟着少。刘伟的生活一下子从国内的鲜花掌声变成了国外的冷冷清清。他开始觉得不对劲,但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想回头也没那么容易。几年下来,他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心态也从满怀希望变成了满腹懊悔。 熬了几年,刘伟终于扛不住了,决定回国。那是90年代初,他想着国内好歹有老观众,或许还能东山再起。可回国一看,相声圈早就变了天。新一代演员冒了出来,观众的口味也变了,他这个曾经的明星已经成了“过去式”。他试着重返舞台,可反响平平,掌声稀稀拉拉,再也不是当年万人追捧的场面。 为了生计,他开始接一些小活儿,拍点电视剧,演点小角色。可这些收入跟以前没法比,日子过得紧巴巴。2006年,他还因为酒后驾车被抓,名声彻底砸了锅。从那以后,他的事业算是彻底凉了,再也没能翻身。曾经的相声新星,就这么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