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山区留守少年第一次吃鸡蛋,却吃进了医院。医生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泪目:“一个蛋,对于他来说太撑了。” 原来,这位少年叫梁训,他在家长期吃的只有苞米饭和酸菜,使得胃肠道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以致无法消化吸收鸡蛋,引起腹痛。 梁训出生在贵州省最穷的贫困村——粮都村,这里海拔2000多米,交通不便。梁训的父母在他八九岁时就外出务工,将他独自留在了家里,长期陪伴他的只有一间茅草房和一只小猪。 每天天不亮,他都要走到五公里外的窑井挑水,一来一往,要走十公里。他的脊柱因为长期背着巨大的水桶而弯曲变形。 灶台旁,永远放着酸菜和苞米,这些简单的食物,便是他日复一日的餐食。他说,吃过最美味的东西是豆腐皮。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这使得14 岁的他身高远远低于同龄人。 在夜里,因破旧而四处漏风的房子里,他只能靠大声唱歌驱散对黑暗的恐惧。 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艰苦,梁训依然坚强乐观。他精心照料着家里的小猪,在他眼中,小猪是他唯一的玩伴,也承载着希望。因为父母说过,等小猪长大,爸爸妈妈就会回家。 2013年冬,《变形计》导演组的到来,改变了梁训的人生轨迹。他与两位家境殷实的学生进行了互换。 走出大山的他,第一次坐飞机、见高楼、尝自助餐,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城市“爸妈”心疼他,带他买新衣、剪头发,38元的理发费却让他满心愧疚,因为那是他许久的生活费啊! 在学校,梁训凭借口才和独特经历当选纪律委员,他大方地和同学们分享大山里的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的尊敬。 而另一方面,他的懂事和隐忍,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因为 “弟弟” 阳阳觉得自己的父母对梁训过于疼爱,让他有种失宠的感觉,阳阳将情绪发泄在梁训身上。 但梁训并没有生气,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矛盾。 有一次,一家人逛街,梁训掏出自己仅有的 20 元钱,为阳阳买下了他心仪的玩具,这一举动让阳阳深受感动,两人重归于好。 到了节目的尾声,他请求节目组带他去工地看望父母。当看到父亲搬石头的身影,他难过地哭了出声,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节目结束后,梁训回到了家乡。他的性格自信开朗了许多,与同学相处更加融洽了,生活条件也因大家的帮助有了改善。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当梁训读初中时,父母长期患病,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梁训不得不提前辍学打工,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他在工地搬砖、在工厂做流水线、在餐厅当服务员,虽然赚得不多,但他仍省吃俭用,每月按时寄钱回家。 后来,他回到贵阳尝试创业,开了一家青年旅行社,却因疫情倒闭,还欠下一笔债务。但他没有消沉,转而拍短视频、直播,分享生活和家乡美景。 如今的他仍旧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但他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说道:“九年过去,我已经长大,会努力变得更好,谢谢大家的关心。” 从那个自卑的留守少年,到如今勇敢面对挑战的阳光青年,梁训始终用坚韧和乐观书写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