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杜雨露翻看着《雍正王朝》的剧本,面露难色,不太想接拍,导演问道:“是因为戏份太少吗?”
杜雨露摇了摇头,她不在乎角色的数量,她在乎的是别的。
杜玉璐,一九四一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毕业于哈尔滨师大美术专业,被编入哈尔滨话剧院演出。
后来,他先后出演了《松涛曲》,《赤道战鼓》,《夜幕下的哈尔滨》,以及其他一些戏剧作品。
再然后,正值乱世,哈尔滨话剧场关门停业,杜雨露也跟着遭殃,顿时变成了人人都躲着她的“坏人”。
杜雨露在1969年失去了工作,家里又有三个小孩,只好靠着自己的人脉,在一座粮食仓库里当起了搬运工。
他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粗重的工作,一天要背着两百多公斤的大袋子,来回跑十多个钟头,实在是太辛苦了。
不过,一个月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足够养活一家人了,他还是硬着头皮干了下来。
直到一年多以后,哈尔滨歌舞团重建,李戴这才重返歌舞团,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一九七九年,八一队在黑龙江拍摄影片《奸细》,杜玉璐是土生土长的土生土长的她,很幸运的出演了影片中的一个小角色。
也正是凭借此剧,39的杜玉璐才真正踏上了大屏幕,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杜雨露的表演,不论是真实的,或是古代的,或是清廉的,或是腐败的,亦或是医师或是商贾,她的表演,都让观众叹为观止。
在一九九七年,胡玫执导《雍正王朝》时,觉得剧中的一位大英雄张廷玉,与杜雨露英姿飒爽的形象十分契合。
但让苏平意外的是,当苏平被请去时,杜雨露一脸为难的表情,表示自己不愿意。
“是不是镜头不够多?”
杜雨露摆了摆手:“我对张廷玉的要求不高,我认为他的性格很单一,没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你没有两把刷子,那你就会成为一个隐形人,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胡玫主任一听,也是这个意思,便同意根据自己对角色的了解,进行相应的表演。
杜雨露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在揣摩张廷玉的心思的时候,也是看过不少的文献,将这个角色的个性进行了一番改造,使得张廷玉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更为有立体感,也更为合理。
其中有一幕,就是他知道四爷已经掌握了权力,整个人都软了下来,说了一句:“皇位已经确定,我们要去见新的皇帝了。”
寥寥数语,便将张廷玉这位历经三朝的“大忠臣”,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年56岁的杜雨露,也就是在这个年纪,她也算得上是一个后起之秀。
紧接着,杜雨露出演《突出重围》,出演方英达,一举拿下飞天奖的影帝。
另外,他在《大宅门》中饰演过“白萌堂”这个角色,在《天下粮仓》中饰演过“米汝城”这个角色,在《神医喜来乐》中饰演过“王天和”这个角色,在《康熙秘史》中饰演过“鳌拜”这个角色。
他说,当不当男一号无所谓,只要这个人物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在拍摄电影时的准则。
杜雨露塑造出来的人物,每一个都是鲜活的,是典型的,他曾经说过,与其当一部电影的主演,还不如当一部电影的主演。
正是抱着这种“戏比天大”的心态,杜雨露才能在荧幕上保持着自己的活力,直至七十多岁。
在他最后一场戏《奋进的旋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在2020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从09年开始,杜玉璐在拍摄《黎明前的暗战》的时候,就因为发烧而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但是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他继续拍摄电影,并熟练地转换着不同的人物。
临死前,杜雨露留下了一句话:“星海茫茫,总有再见的一天。”
由于那时候正值瘟疫爆发,所以他的葬礼也就简单了许多,所以,他的葬礼上,也就只有六个人。
但是他的小女孩却说:“父亲是一个爱平静的人,这次的瘟疫让他有了平静离开的原因。”
我还以为有个哲人说,人类最大的悲伤不在于死去,而在于寻找不到曾经绽放的印记,老爹现在很完美,他给自己的生命留了很多美好,这辈子也值了。”
尤其是第二个孩子,他曾经是世界名将孔令辉的指导老师,孔令辉在赢得自己的首次大满贯赛之后说:
“杜先生对我有栽培之心,此恩此德,我记下了!”
杜雨露很骄傲,自己可是亲手教导过自己的孩子,“就是他当过那个什么国际大赛的第一名,我当过他的第一个指导老师。”
杜雨露一辈子都很谦虚,她一直秉承着“一分付出一分回报”的理念,她相信“只有优秀的艺人,没有无名小卒”。
这也是为什么他饰演的这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杜雨露饰演的那一个人物,你觉得最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