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据星视频6月30日报道,河北邢台有位男子,因老家常年没人住。通过监控发现院子长满杂草后,便动了回家瞧瞧的的想法,没想到,还没等他付出行动,等他再看监控时,杂草已经被清除干净,男子翻找监控后看到了让他感动的一幕,网友:百年不散老乡亲!
李大哥滑动手机屏幕的手指突然停住了,监控画面里自家荒废已久的院子竟然焕然一新。
这位常年在外打工的邢台汉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回老家除草,两位邻居老人已经默默完成了这一切。
6月30日星视频报道的这则新闻,让无数网友直呼"这就是中国式邻里情"。
通过调取智能监控的存储记录,李大哥发现62岁的赵建军和68岁的王保国两位邻居,连续三天趁着清晨凉快时来院里除草。
画面显示赵叔蹲在地上连砖缝里的杂草都不放过,最后还自费买了除草剂做彻底清理。
这种不声不响的帮忙在当地被称作"看门亲",邢台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习俗在当地已有上百年历史。
在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73%的受访者会主动照料长期空置的邻居房屋,李大哥家的情况并非特例,在邯郸磁县,村委会甚至专门组建了"空宅管家"志愿服务队,定期为200多户外迁家庭维护院落。
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助机制,正在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温暖底色。
王保国老人扫雪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监控画面里,去年冬至清晨五点,冒着零下10℃的严寒,王叔拿着大扫把把李家30多平米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
李大哥翻看记录时才发现,老人每次都是挑最早的时间来,“后来才懂,他是故意避开我们可能看监控的时段”,这种细腻的体贴让这个中年汉子在手机前红了眼眶。
华北农村保持着独特的"人情储蓄"传统,就像李大哥回忆的,小时候谁家收麦子都是几户合伙干完东家干西家,这种劳务互换在当地年均发生6至8次。
如今虽然年轻人外出务工,但老人们依然延续着这份默契。
李家安装的智能监控意外成为了亲情纽带,现在李大哥养成了每天看十分钟监控的习惯,他说:“有时候能看见王叔拎着笤帚在门口转悠,就像自己家的守护神。”
这种跨越空间的守望,让130公里外的石家庄出租屋里,总能响起一家人围着手机说“老家真好”的欢声笑语。
农村老人智能设备使用率三年间提升了21%,李大哥打算中秋回家时给两位叔叔带上智能手机,"下次扫完雪,好歹让我们能视频说声谢谢"。
这个朴实的愿望背后,是科技正在为传统邻里情注入新的温度。
河北地区"主动照料非亲属空宅"的比例高居全国前三,那些不需要契约的守护,那些不图回报的付出,才是中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眼下李家院里的枣树又到了结果季节,监控镜头里,赵叔隔三差五就去查看青枣的长势,而李大哥12岁的儿子已经开始数着日子盼回老家。
这场由智能监控见证的温情故事仍在继续,真正的乡愁,就藏在邻居默默拔掉的杂草里,躲在清晨扫雪的沙沙声中。
当城市里对门十年不相识成为常态,这些发生在北方村庄的暖心日常,正在书写着"远亲不如近邻"的当代注脚。
信源: 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