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贵阳,一男生大学毕业,却把70岁的农村老父亲“骗”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他跟告老父亲说,学校规定,领毕业证必须家长签字。为了攒父亲的路费,他提前几个月开始干兼职赚钱,就为了让老父亲有机会能来贵阳玩一玩。
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小林度过了他的童年。这个地方交通不便,村里通往县城只有一趟早班车,父亲老林一辈子务农,未曾离开过村庄,甚至没进过县城。 老林靠着双手耕作田地,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儿子小林则凭借高考的努力,四年前考入了省会贵阳的一所重点大学,开启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小林在大学的四年里,生活并不轻松。学费靠助学贷款,生活费则依靠奖学金和兼职工作补贴。他白天上课,晚上送外卖,周末打零工,常常疲惫不堪。为了让父亲能更好地支持自己,他没有告诉老林兼职的艰辛和压力。 与此同时,老林在乡下过着极为节省的生活,甚至常常舍不得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只为多给儿子寄些钱,让他“吃点好的”。 尽管如此,小林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带父亲走出那个狭小的山村,看看他生活的城市和校园。每次提出邀请,父亲总是摇头拒绝。 对老林而言,那个省会城市陌生而遥远,他担心路途劳累,担心花费过多,更担心自己身处繁华城市时的无所适从。老林的固有观念告诉他,省钱、节约和为儿子牺牲才是他应尽的职责,外出游玩反而显得奢侈和不必要。 毕业的日子逐渐临近,小林心中暗自着急。他深知,这四年的求学路,如果没有父亲亲眼见证,自己的人生就会留下遗憾。他决定给父亲一个理由,让他走出家门,来到贵阳。 小林编造了一个理由,说学校规定,领取毕业证必须有家长签字。老林听闻此事,意识到这关系到儿子的前途和未来,终于没有再推辞,收拾行李,踏上了人生中最远的一次旅程。 为了让父亲这次出行尽可能顺利,也为了攒齐父亲的路费,小林提前两个月开始更加刻苦地打工。白天他认真上课,晚上送外卖,雨天里他也不敢停下脚步,哪怕鞋子湿透,脚被泡烂。 他每一笔兼职收入都详细记录下来,规划父亲的路费、住宿、餐饮、交通及游览费用。为了让父亲身体健康,小林还特意咨询了医生,了解老林是否有高血压等问题,怎样安排饮食更合适,确保父亲旅途中的安全与舒适。 老林对于儿子这些幕后付出的辛劳全然不知,他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毕业典礼那天,小林为父亲准备了一套学士服,虽然尺码偏大,但却庄重无比。典礼结束后,小林“骗”父亲穿上这套学位服,摄影师帮他们拍了张合影。 照片里,小林站在父亲身后,微微低头,双手搭在父亲的肩膀上,笑容灿烂而坚定。父亲则穿着那件稍显宽大的学士服,眼神中带着羞涩,也流露出难以言说的自豪。那一刻,岁月在老林脸上的皱纹里镌刻下了深深的“值了”。 此次贵阳之行,父子二人住进了市中心一家中档酒店。老林第一次睡席梦思床,第一次使用感应水龙头,第一次品尝到自助早餐。他频频感叹:“太浪费了,这房间够我们村三家人住了。” 小林不曾多言,只是耐心教父亲如何刷房卡,如何扫码点菜,如何使用手机导航。在贵阳的这几天里,他们游览了黔灵山、甲秀楼等著名景点,还品尝了诸如折耳根、肠旺面、小豆腐圆子等老林从未听闻过的地方美食。老林边吃边感慨,这个城市比县城大了十倍不止。 旅行过程中,老林虽然兴奋,但也因不熟悉操作而时常焦躁。小林总是轻声安慰:“慢慢来,不急。” 这句话不仅是对父亲的耐心教导,更折射出儿子从一个被父亲牵着走的小男孩,成长为可以牵引父亲走向新世界的青年。看着父亲脸上难得的笑容和满足,小林的内心满是感动和欣慰。 回村的那天,老林坚持要自己买车票,小林却找了借口“去厕所”,偷偷买好票。目送父亲坐上回乡的客车,站在街角的他忍不住流下眼泪。那些为了这次旅行节衣缩食打工攒下的每一分钱,每一份辛苦都化作了此刻的温情与回忆。 小林从未告诉父亲这背后的艰辛,也未提自己放弃了几个高薪工作机会,只为能更贴近家乡,更好地照顾父亲。他无怨无悔,因为“骗”父亲来一趟城市的决定,是值得的。 这段感人的故事通过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网友们纷纷表示“泪目”,称赞小林是真正的孝子。许多人感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读书不应只是为了逃离家庭和乡土,而是为了让深爱的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其实,我们都只需要一个契机,给父母一个理由,让他们勇敢地走出自己固守的小世界。正如一句话所说,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离开父母,而是带着父母一起见证。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男生骗70岁父亲参加毕业典礼:父亲从未出过远门,为让父亲安心游玩隐瞒实际开销》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