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亮剑》开拍,和尚的饰演者张桐总是抢戏,一天李幼斌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脚:“我是团长,你敢跑我前面?” 《亮剑》开拍的时候,没有拉到多少投资,总共也就900万,导演刚开始想请唐国强来演李云龙。 唐国强当时正红的发紫,50万压根不放在眼里,再加上还是一部战争片,拍起来很辛苦,就拒绝了。 导演实在想让唐国庆出演,便将价格提到了100万,没想到唐国强还是没答应。 被拒后导演脑子里就想到了李幼斌,想起他之前演过的军人形象都挺成功的。 没成想,李幼斌也不想演,倒不是觉得给的钱少,而是自己前段时间闪了腰,再拍战争戏,怕吃不消。 可李幼斌的老婆史兰芽看了剧本之后对李幼斌说:“这个剧你得接,这肯定能火,你不觉得这个人物特别适合你吗?” 李幼斌相信自己老婆的眼光,就接下来“李云龙”这个角色。 可到了剧组之后,李幼斌还是有点后悔的,30集的电视剧,一般的战争场面,拍摄地点大部分还是在山西的冬天拍的,那是真受罪呐。 可为了拍出一部好的抗日片,这些苦,咱们老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拍摄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挑选魏和尚的演员时,导演想找一个会武功的,毕竟和尚的人设就是武艺高强。 结果一点武术都没学过的张桐跑去试戏了,导演问他:“你会武功吗?” 张桐张嘴就来:“会啊!” 导演:“你打套拳我看看。” 张桐一点犹豫都没有,花里胡哨的一通装模作样的拳就打了出来。 结果导演也是个外行,也一点不会武功,看着张桐架势挺唬人的,就定下了张桐饰演魏和尚。 张桐来到剧组之后,新人又年轻,总想着表现一下,经常在拍的时候用力过猛,一不小心就抢了李幼斌的事,为此李幼斌非常的苦恼。 一次拍戏时,张桐站在后面乱动,一下子就把前面主演的风头给抢了,导演就急了,大声吼道:“张桐,你别乱动,你一动,别人就都看你了,谁还看主演啊!“ 还有一次拍摄的时候,张桐饰演的警卫走着走着突然走到了李幼斌饰演的团长前面,李幼斌看不下去了,直接给了他一脚,说道:”我是团长,你怎么能走我前面?“ 挨了一脚的张桐也不生气,反而笑眯眯地给李幼斌道歉:”李老师,对不起,我一不小心走快了。“ 后来,有记者来采访《亮剑》剧组,当天拍的是张桐背着李幼斌撤退的那场戏,原本那场戏只有几分钟镜头,但张桐为了让记者多拍些关于他的照片,他就背着李幼斌不停地跑。 李幼斌也看出了张桐的心思,就尽量配合他,跑了几圈后,张桐累得没力气了,一撒手,李幼斌直接从他背上掉下来了。 这下子把李幼斌摔得不轻,李幼斌发火道:“弟弟,你想出名我不妨碍你,但你也不能把我摔死吧。” 张桐一看情况不对,赶紧给李幼斌道歉。 其实李幼斌也不是真的生气,他还是很欣赏张桐的,因为张桐拍戏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也很有拼劲,不怕苦、不怕累。 《亮剑》播出之后,一下就成了全民在追的抗日剧,火爆程度,可以《西游记》拼一拼,当真是看了好多遍,都不会觉得逆,就算是剧情都背下来了,但仍旧让人在看见的时候忍不住看下去。 李幼斌更是凭借自己的演技,将李云龙给活现了出来,到现在提起《亮剑》,我脑子里就会闪出那句: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要说《亮剑》之所以经典,我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场景的高度还原,看看他们穿的衣服,那黑黝黝的领子,你就觉得足够真实,再加上老李粗暴的言语,更让人觉得亲切。 除了《亮剑》之外,优秀的抗日片觉得还可以算上《雪豹》,文章饰演的周卫国还是很让人入戏的。 反观后面出行的新版《亮剑》,一个个化妆化的油头粉面的,穿的比写字楼里面的白领还干净整洁,纯纯的在糊弄观众,侮辱观众的智商,也难怪大家会骂娘。 其他的被人们吐槽为神剧的,什么手撕鬼子,爷爷不到十岁就去世的,人跑起来比卡车快的,铜皮铁骨刀枪不入的,建议别再拍抗日片了,拍玄幻片不就好了嘛。 忽然发现,好多经典的角色,都是偶然造成的。 《亮剑》李云龙最初想让唐国强演,唐国强拒绝了才找到了李幼斌; 老版《三国演义》,曹操的饰演者最初找的一个姓李的演员,结果这演员太傲,才找到了鲍国安; 《上海滩》许文强的角色本来定的是郑少秋,最后郑少秋因身体不适推荐了周润发; 最后,这几部剧却都成了经典,世事当真是太奇妙了。 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影视作品,是被“偶然”促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