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过了,票数惊险得像一次政治手术台上的强行缝合——51票对49票。表面看是“险胜”,实际是一次结构性爆雷的前奏。 这是特朗普赌上的一局,不只是为了讨好金主,更是要在任内做一件“看起来像是经济增长、实则是加速透支”的事。简单说:减税给富人,砍福利给穷人,债务谁来还? 以后再说。美国政府的“赤字胃口”早已撑破裤腰带,现在这法案一过,相当于直接把皮带扔了。 马斯克的“预言”就不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发牢骚了,而是——他真的急了。 你说他怕富人减税?不是;他怕政府没钱买电动车补贴,也不是。 他怕的是:这玩意不光炸财政,还要全球一起接锅。 别忘了,美债不是美国人自己买光的。 日本、中国、欧盟、海湾基金、甚至一些非洲主权基金,全都咬着牙买着美国国债当“安全资产”。现在债多到啥程度?年利息一万亿刀,赤字连续翻车,连美联储都在叫苦。 马斯克之前就放话过:美国政府可能破产。 那时候很多人当段子听。现在他再说,你还敢笑得出来? “大而美”法案的底层逻辑是:我特朗普给你减税了,这叫放水养鱼,等富人们有钱了,自然会创造就业和投资,税收就回来了。 这套逻辑雷根时代试过,小布什时代试过,每一次都留下更大的财政窟窿。区别只是,现在这个窟窿,已经见底的是地壳。 共和党内部本来就有人反对,可最后还是顶着压力通过了。为什么? 因为特朗普不是在求“财政正确”,他要的是政治正确——给选民送福利(给富人减税),给金主出货(取消环保补贴),再让华尔街做个漂亮的上涨。 可代价谁付?债务市场付,全世界埋单。 如果美债没人接盘,美国会怎么办?很简单——开始政治施压。 这事以前就干过,哪次财政悬崖不都要找中国、日本“多买点”? 现在债务规模直接冲破36万亿美元,你信不信,下一步就是外交层面敲各国的大门,要求增持美债,“为了全球稳定”之类的外交口号说出来都不带变脸的。 现在最要命的是:这已经不是“意外性风险”,是结构性故意。 债务利息一年涨上千亿,那就只能印更多的钱;印了更多的钱,美元走软、全球通胀,美国国内痛吗? 不痛,因为他们可以转嫁;但世界其他国家呢? 你持有的是美元债券,你的外汇储备缩水,你进口成本上升,你的人民买贵的石油和粮食,这才是“大而美”的阴影——美国搞出来的债务火药桶,全世界被绑在上面。 马斯克说这是“政治自杀”?他讲得其实还算保守。他担心的是,美国自己拉爆财政,结果还要强迫他人接盘,比如对中国喊话:你不是要稳定汇率吗? 买点美债吧;对中东喊话:你们卖石油赚了美元,拿来支持美元信用;甚至对欧盟说: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总不能让美债违约吧? 但这回不一样了。连美联储内部都在说:“我们对财政赤字已经无能为力。” 债务市场这根线,已经绷到极限。你现在再放水,就不是经济刺激,是系统性拆弹。 更现实的问题是,各国真的会接盘吗? 2024年中国大幅减少美债持仓,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债期限和结构做“再评估”,日本虽然嘴上硬,但自己财政都快破产。 海湾那边更现实,只认实物,不想陪美元一起跳水。 现在再加上一个“大而美”法案强推——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薅全球羊毛来填自己财政窟窿”。 而特朗普嘴上还在说“我们要回归强大”“美国优先”,背地里搞的是把债务装进你我他国家的金融系统里,然后假装全球一起稳定。 这才是马斯克真正看透的地方:不是怕债务,是怕美国不再试图还债,而是学会了怎么系统性“逼别人买单”。 法案通过了,美债炸雷的倒计时也按下了。现在问题不是“会不会爆”,而是“哪一天开始逼你我他为这场游戏扫尾”。 所以你看,马斯克嘴上是骂共和党,其实是在对全世界说——最大的风险,不是泡沫,而是你被按着接它爆炸后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