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街头,这种中西混搭的烘焙店可时髦了,你看那雕花木门,上面刻的缠枝莲纹是本地木匠的手艺,摸上去凹凸不平的,都是几十年的包浆;旁边鎏金招牌上的字,阳光下金灿灿的,老远就能瞅见。 店里的吃食才叫妙,简直是“中西合璧”的活样本。苏式糕点是压箱底的本事:早晨刚出炉的松子糖糕,上面撒着亮晶晶的糖霜,咬一口能吃到松子仁的香;还有定胜糕,红粉相间的菱形块,糯米里裹着豆沙,赶考的学生、出门做生意的人都爱买,图个“定能胜利”的彩头。但柜台另一头,保准摆着西式面包:长条形的“罗宋面包”,是从上海传过来的,硬壳里带着点酸,配黄油吃;还有圆滚滚的“小甜包”,里面夹着玫瑰酱,是老板改良的方子,把本地的花酱塞进了洋面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