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个叫李拓远的学霸,高三那会儿干了件让全校师生都看不懂的事。他本来是学校的希望,保送清华的苗子,结果他直接给拒了。班主任说他太狂,校长觉得他自大,可他非但没听,反而在高考冲刺的节骨眼上请了百天长假,直接消失了。 这操作搁谁看都觉得悬了。原来,他去了一趟上海,被那里的同学刺激到了。人家高中没念完,眼光已经放在了世界名校,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清华梦格局小了。他有了新目标,要去闯一闯耶鲁大学。这个决定在当时没人支持,毕竟是放弃了板上钉钉的未来,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 更绝的是,耶鲁的招生时间和清华的保送单招撞到了一起,他必须二选一。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耶鲁。高考放榜那天,他的名字果然没出现在国内大学的录取名单上。就在周围人替他惋惜时,二十天后,一张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他家,瞬间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后来,李拓远从耶鲁毕业,履历上添了高通、阿里巴巴等响当当的名字。事实证明,他当年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对自己实力有清晰认知后的一次大胆规划。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顶尖的学府只是平台,真正定义人生高度的,永远是自己的眼界和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