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正面回应和王皓分手
有一个非常有毒的分析:自己是焦虑型,所以才分手。
于是,无论关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焦虑问题改得不够,
不断pua自己:是自己成长不好,所以“确诊”焦虑型依恋。
但忽略了一个真相:
在关系中,我们只要相处,就会承接对方的焦虑。很多时候,你感到焦虑不是你自己问题,而是对方问题,对方把他的焦虑传递给了你。
要是总觉得要自己调整,相当于要承接对方的焦虑,并且要自己吞下去,自己消解。
譬如,在婚姻里,对方说你跟你不可能了,你们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他就要离婚。别人都是这样离,为什么他不能?
这是我在案例中常遇到的,不少妻子听到这话很难受,却总pua自己去承受对方的情绪,但话听了,创伤也随之形成:
我们会被动地去想“不可能了?”难道我这么努力都不能么?从话语打击逐步变成自我怀疑,甚至怀疑人生,怀疑过去的相处。
要是这还要“调整”,自己也会变得扭曲,或者把焦虑传递给别人。
那怎办?
1、千万不要听自我调整的建议
尤其是听太多,学太多,自己的心里堆积太多对焦虑的看法,变得越来越乱。所以不少人面对另一半闹离后,自己想着去调整,结果就是越调整越乱,越乱越做错。
2、做正确归因
你要认识到,焦虑是源于那个给你焦虑的人。譬如闹离婚的他,他给你宣泄情绪,让你必须接受离的局面,并且刺激你让你痛苦难受,所以,焦虑的原因是他。
真要解决问题,也应该是把焦虑给回他,让他意识到,是他自己的问题,才导致家庭关系的问题。
3、划分边界
要这样跟对方谈:首先,你从他身上感受到了焦虑情绪,因为你也很难受,但要解决问题,就不该只是把情绪投射到你身上,至少要去正视,看看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在别人身上甩锅。
找准你的问题,和对方的问题,然后划一道边界,你解决你自己的,他解决他的。
我们可以不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可以自我提升,让自己专注当下该做的。对方看到你不为所动,他投射不到你身上了,他自己也难受,才可能真正去改变。
让另一半看到他自己的课题,他才有机会去面对去成长。要是不知道怎样应对,可以给我发信,我来帮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