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问蔡澜:“你会介意太太有蓝颜知己吗?”蔡澜巧妙回答:“我很多东西都很喜欢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东西!” 蔡澜走了,香港“四大才子”的时代也跟着落幕。这人一辈子争议不断,公开说“好文也好色”,活得潇洒又不羁。很多人纳闷,他怎么就能把这种率性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到老了还这么自在? 作为广东人,蔡澜对美食的热爱刻在骨子里,觉得人每天都要吃饭,当然得吃得讲究。为了一口好吃的,他能满世界跑,逛菜市场对他来说都是件乐事。 金庸在小说里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他真能照着做出来,连金庸都赞叹不已。他还把爱好变成事业,主持美食节目,成了美食界的“大咖”,《舌尖上的中国》都请他当顾问。 除了爱吃,蔡澜在感情上也很“传奇”。据说他交往过六十多个女友,却只结过一次婚,和妻子方琼文相伴几十年。两人的关系很特别,互相尊重,互不干涉。 蔡澜理想中的伴侣就是“会做,爱吃,不管我”,而方琼文是电影监制,独立又洒脱,她懂蔡澜风流但不下流,所以从不介意他在外面的桃花。 当年,田朴珺好奇地问他,介不介意太太有男性好友?蔡澜没直接回答,而是用美食打了个比方:“我很多东西都喜欢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东西!”这话既巧妙又直白,意思是他享受感情自由,也给对方同样的自由。 其实,蔡澜这种感情模式,和他的财富与思想境界分不开。在富裕阶层,夫妻关系要么是一方依附另一方,要么是保持经济和情感上的独立平行。蔡澜和妻子属于后者,双方财务自由,对彼此的情感依赖也没那么强。 蔡澜待人有分寸,尊重女性,从不在背后议论伴侣隐私,所以即便多情,也没被人骂过“负心汉”。他和妻子丁克,那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现在听来都很前卫。 蔡澜的豁达,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在微博和网友互动,回答幽默又实在;面对生死,他把死亡当作“返家”,有人恶意诅咒,他也能笑着回应。晚年摔碎了骨头,依然像个老顽童,对世界充满好奇。 他能这么活,靠的不只是钱,更是肚子里的学问和对人生的通透理解。现在很多人拼命攒钱买房买车,可这些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吗?蔡澜的人生,或许能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该放下一些执念,多享受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