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这事吧,根子上是欧美自己“押错了宝”。前些年,看中国发展势头太猛,欧美特别是美国,心里发慌,急需找个能“顶上去”的。环顾四周,印度人口多,英语好,看起来挺有潜力,就被当成了“备胎”大力扶持。想法挺美:用印度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工程师和工人,来平衡甚至替代中国的制造业优势。

但现实给了他们一记闷棍。印度的工业基础、供应链效率,跟预想的差距不小。指望它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对抗中国?结果有点“齿轮卡壳”的感觉。这边中国还在稳健前行,那边印度的经济表现却波动起伏,没达到欧美预期的“速成”效果。投入不少,回报没跟上,失望在所难免。

更要命的是,印度人的“抱团”文化,在欧美职场玩得太溜了。这本来是利用印度人才时附带的现象,现在却成了欧美社会的“痛点”。一个印度人进了管理层,往往真会带动一串印度同事进来。硅谷不少科技公司,中层甚至高层,印度裔比例越来越高。这本身没问题,有能力就该上。但问题是,这肿“链式反应”速度太快、范围太广,让本土员工和一些其他族裔群体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和“玻璃天花板”。时间一长,不满和猜忌就积累起来了。这跟海外华人相对内敛、甚至有时内部竞争激烈的风格,形成了挺大反差。

欧美社会现在有点“回过味”来的意思:扶持印度对抗中国,是不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印度还没发展到中国那程度呢,印度精英群体在西方社会内部的影响力扩张速度,已经让他们有点“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担心,真把印度养肥了,以印度某些精英表现出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进取心,未来会不会调过头来挑战欧美主导的秩序?会不会要求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主导权?这可比单纯的经济竞争复杂多了。

再加上这些年欧洲的移民问题、身份政治争论本来就闹得沸沸扬扬,印度群体在人口和文化影响力上的快速增长,正好撞在枪口上。一些政治力量开始拿这个说事,反移民、反“过度多元化”的声音抬头,印度人和印度裔社区很自然地成了某些舆论攻击地靶子之一。

说白了,欧美反印这股风,是战略失望(印度没成理想中的“替代者”)叠加了社会焦虑(对印度群体内部快速扩张的担忧),再加上对未来潜在竞争者的警惕,几股劲儿拧在一起刮起来的。您觉得,他们这“宝”押得是不是有点两头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