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16年,清末首富“盛宣怀”去世,他大约留给子孙100多亿元的财产。其中包括,

1916年,清末首富“盛宣怀”去世,他大约留给子孙100多亿元的财产。其中包括,1300多万两白银和无数家产。可是,42年后,他的儿子盛恩颐,竟饿死在自家大宅。临死前,腹中一粒米也没有。 盛宣怀去世,身后留下约1300万两白银。过了42年,盛家的灯火灭了。盛恩颐饿死在自家门房,腹中空空。百亿财产,怎么花完的?这场衰败,藏着一整代人的警钟。 盛宣怀不是普通商人。他办铁路,开电报,创银行。连胡雪岩看了都摇头。 1300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两能买20斤米。换成现在价值,至少百亿。 遗嘱写清楚,家产由子孙继承,一半用于慈善。不铺张,不封王,不争权。门风也写清:“守本分,不好虚名,不恋仕途。” 儿子们坐拥房产、股票、店铺、票号,连船厂都有股份。盛家的盛世,从这里开始。 盛恩颐是第四子。外表英俊,留洋归来。娶了孙家小姐,背景硬,排场大。 开始几年还做事,在汉冶萍管铁矿,在上海建图书馆。手笔大,人缘好。 但风向变了。 出手越来越豪。坐马车嫌慢,换进口跑车。听戏要包场,赌马一场输掉二十户门面房。 一次在上海拍卖会,他看中一批外国花瓶,不还价,直接加十倍。旁人瞠目,他只说:“盛家的规矩,别还价。” 从那天起,他开始花命。 进入抗战,上海沦陷,盛家房产被查封。 盛恩颐求生有术,开“宏济善堂”,表面行善,暗中勾连日方,沾手毒品运输。手里财产转为日伪权利。 抗战胜利,他一夜清算。财产被政府查封,家族被剥权,曾经的“金山银山”消失。 建国后,老宅只剩留园一角。子孙四散,亲戚不认,熟人躲开。他自己瘫痪在门房,没吃没喝。没人送饭。 邻居说:“看他那屋,连只老鼠都不来。” 1958年,寒冬。他躺在破旧床上,盖的是棉絮皮。屋外雪下了一整天。 那晚,没水没火。他喊了几声,没人理。清早,邻居敲门。没人应。进去一看,脸色发青,腹中空空。 法医说:“胃里啥也没有。” 一个亿万家族的传人,死在自家院门口,死因:饥饿。 盛家旧部回来吊唁,只说一句:“我们早就劝过。” 百年荣华,守不住人心;金银满仓,兜不住欲海。 盛宣怀打下的江山,不是儿子败光的。是没有传下规矩,没有立住骨头。 盛恩颐不是不聪明,是不自控。不是没人提醒,是不愿听。时代给了他一次次转弯机会,他一次没走对。 你可以靠运气赚一代的钱,但必须靠节制,才守得住第二代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