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渊博的捷径》 鲁迅只活了55岁,学问怎么那么大?因为他喜欢读‘类书’。 类书,就是分门别类的书,有点像大英百科全书的意思。 读类书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吸取大量的知识,所以鲁迅年纪不大却学问渊博。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类书有: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这两大套书我都有收藏。 先来说《古今图书集成》吧。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康熙年间的福建侯官人陈梦雷负责编纂,有10000卷之多。与《四库全书》不同,四库没有分类,只有经史子集四部,一本本的著作自己去找你想要的材料吧。 《古今图书集成》是编辑好的百科全书,找起材料来相对方便多了。 1998年,我第一次去广州,逛天河广场的顶楼天河书店,居然有这套《古今图书集成》,而且有两套,一套是线装书,原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这套书还有特质的书架,必须一起购买。 书店开价22万人民币!那可是1999年耶。何况我也没带那么多现金,于是考虑另一套精装本。 精装本《古今图书集成》是1980年代,按照原版缩小复印的,字体极小,读起来很吃力,但是价格便宜多了,所以就是它。 书店开价10000块人民币,成交。 这套书一共88巨册,分成十几箱,为了空运这套书回台湾,我又额外支付3000块托运费,到了家里,发觉原来书架摆不下了,于是又花了5000块钱买了一个书橱摆放。 请一套《古今图书集成》回家,人仰马翻呀,但是当时我心里十分兴奋,乐在其中。 这套《古今图书集成》后来在我搬到北京之后,我捐给了中台禅寺图书馆。 再来说《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宋太宗赵光义下旨编修的,有1000卷。编好之后,太宗每天读三卷,一年后读完全书。 有时候国事繁重、军机紧急,太宗仍坚持读书,身边的人问太宗何以嗜读如此?太宗答曰:开卷有益耳。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我买的《太平御览》是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一、图二),也是清嘉庆版缩小复印版,没有标点符号,字体很小,阅读十分吃力,买回来之后我也没读过几回。 近期在网上发现有最新版的《太平御览》(图3、4),团结出版社出版,居然还有标点符号,而且还有白话翻译,简直吊炸天了,定价还不贵,二话不说,直接下单! 书已经到福州大别墅了,等着我亲手开箱。 我说过,“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光阴有限,不怎么读世间法闲书了。在世间法这块,读《太平御览》可以省下大笔时间精力,非常鲁迅,可也。 前两天读到索达吉堪布的一段书,大概的意思是人年纪大了,就变成差不多先生,不爱走出舒适区,吃饭吧不妨清淡点;还读啥佛经,读不完的,不如就念念佛号吧;男女关系?吼,早点睡。 堪布认为人的生命是连续的,对真理的追求也无须中断,但凡图舒坦的最终都‘舒坦’了。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样也可以常保头脑清晰。 堪布的话我非常认同,也打算这么做。 昨天我的老同学邱医师跟我说,防止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从事激烈运动30秒,造成大喘气,这个大喘气有助于活化脑细胞。 邱医师说爬楼梯、100米冲刺30秒这类型的运动,可以活化脑细胞,防止老年痴呆。 当然,邱医师也谈到,还有读书,读难一点的书,效果跟100米冲刺一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