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他们把奴隶割喉放血叫刿,开膛破胜叫卯,掏空内脏叫副,晒成肉干叫哉,剁成肉酱叫醢,

他们把奴隶割喉放血叫刿,开膛破胜叫卯,掏空内脏叫副,晒成肉干叫哉,剁成肉酱叫醢,他们的贵族一边用青铜甗蒸煮少女的人头,一边就着人肉干人肉酱下饭,他们在龟壳上刻录着600余年的血腥统治,他们管自己叫大邑商,为什么要搞活人祭祀呢? 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到公元前1046年,统治黄河中下游600多年,算得上中国最早的“超级大国”之一。他们管自己叫“大邑商”,意思是大都市的商,透着股自豪劲儿。都城从早期的亳(今河南商丘)搬到殷(今河南安阳),也就是著名的殷墟。甲骨文里,他们吹自己疆域辽阔,东到海边,西到甘肃,靠青铜器、农业和战争撑起一片天。 但这“大邑商”可不是啥太平盛世。社会等级森严,贵族高高在上,奴隶连命都不算自己的。祭祀成了统治的硬核手段,活人祭祀更是家常便饭。贵族觉得天上地下全是神,祭祀能求风调雨顺、打仗赢敌。结果呢?血流成河,龟壳上刻的全是人命账。 说起商朝,绕不开帝辛,也就是纣王。这家伙不是什么好鸟,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史记·殷本纪》说他天生力大无穷,能徒手干翻野兽,脑子也灵活,嘴皮子利索。公元前1075年左右,他接手王位时,商朝还算有点底子。他带兵东征夷族,抢了不少地盘和人口,军事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可这人暴脾气加上瞎折腾,把好牌打得稀烂。他重用费仲、恶来这种马屁精,把忠臣排挤得没影儿。宫里奢靡得离谱,传说他为了讨好妲己,搞什么“酒池肉林”,国库都快掏空了。更狠的是,他主持祭祀时亲手操刀,杀人不眨眼。杀忠臣比干、囚周文王姬昌,搞得诸侯全跑了。后来牧野之战,周武王带兵杀来,他手下奴隶倒戈,帝辛自焚,商朝彻底玩完。 商朝的活人祭祀,残忍得让人头皮发麻。甲骨文里写得明明白白:割喉放血叫“刿”,开膛破肚叫“卯”,掏空内脏叫“副”,晒成肉干叫“哉”,剁成肉酱叫“醢”。这不是随便杀,是有流程的“专业操作”。奴隶多半是战俘,抓来就没当人看。祭祀时,杀完人还不算完,心肝摆上供桌,肉晒干或剁酱,贵族直接拿来下饭。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用青铜甗蒸少女的人头。殷墟挖出来的遗迹里,人骨堆成山,头骨上还有刀痕。贵族一边吃人肉,一边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事在甲骨文里记录了几百例,光帝辛时期就杀了上千人。祭祀对象五花八门,天皇、地祇、祖先,全得用人命哄。 那“大邑商”搞这血腥玩意儿到底图啥? 一是宗教信仰。商朝人迷信得要命,觉得天灾人祸都是神不高兴了,得用人命平息怒火。甲骨文里老写“王占卜”“用牲”,帝辛时期天灾多、叛乱多,他只能加码祭祀,杀更多人求平安。 二是政治需要。活人祭祀不光是宗教,也是震慑。杀奴隶、战俘,告诉底下人:敢不服就这下场。帝辛拿这招压叛乱,巩固王权,可惜越杀越乱。 三是社会结构。商朝奴隶多得吓人,战俘、罪犯一大堆,不杀留着也是麻烦。祭祀正好“废物利用”,还能喂饱贵族的胃口。 但这法子太狠了。杀得越多,民怨越大,周朝一崛起,商朝就撑不住了。 活人祭祀短期内让商朝看着挺唬人,可长远看就是自掘坟墓。帝辛时期,杀得太狠,诸侯离心离德。九侯劝他少杀人,结果被剁成肉酱;鄂侯也被晒成肉干。周文王被囚后,儿子姬发(周武王)憋着劲儿要报仇。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打响,商朝七十万大军全是奴隶,战鼓一响就跑了一半,最后倒戈帮周军干自己人。 帝辛跑回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砍了他脑袋挂旗杆上。商朝600年基业没了,周朝上来就把活人祭祀废了,改用牲畜代替。殷墟挖出的祭祀坑,成了商朝暴政的铁证。 商朝这600年,龟壳上刻的全是血泪。活人祭祀看着威风,其实是统治者走投无路的下下策。帝辛以为杀人能保江山,结果把自己玩死了。反过来,周朝用分封制拉拢人心,活得比商朝长多了。这说明啥?靠暴力压人,早晚得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