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潘超青岛报道
在中德联合集团绿色建筑技术攻坚的最前沿,党委第七党支部党员、技术带头人张俊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关键处。
十年如一日,他不仅以卓越智慧攻克技术难关,更始终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作为最强大的“红色引擎”,深度融入被动房研发、低碳能源构建、行业标准制定等核心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践行“双碳”使命中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领航技术攻坚,打造被动房标杆工程
中德未来城D2组团零碳社区项目是中德生态园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在项目前期,为做好技术咨询工作,张俊主动扛起责任,在项目上组建“党员先锋队”,将技术攻关作为支部重点课题。他带领团队精心设计全周期被动式技术方案,创新性提出“天氟地水”环控系统。这套系统实现了冬季室内温度稳定在20℃以上、噪音控制在30分贝以下的舒适标准,为居民打造了静谧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张俊全程进行技术督导与施工培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凭借着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该项目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认证,成为“中国被动房技术典范”。
截至目前,张俊主导的20余个被动房项目覆盖面积达80万平方米,多个案例入选山东省及住建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标杆,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构建红色能源网络,打造园区低碳生态
“绿色能源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这是张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牵头绘制“红色能源地图”,积极推动工业厂房1.16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750吨,同时创效超百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随着能源项目规模扩展至5MW,预计年减碳量将达到3100吨。
此外,张俊带领支部党员攻坚克难,探索光热制氢等前沿技术,在中德生态园创意文化综合体项目建成光热蒸汽可再生能源示范场景,集成多项零碳技术,为中德生态园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制定行业标准,淬炼红色匠心
在山东省《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中,张俊带领团队对外窗传热系数等关键参数进行了200余次精密测算。此外,张俊还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并主编《绿色建筑材料与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研究》。
这些工作为公司及行业提供了系统的技术规范支撑,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以匠心致初心,以创新践使命。张俊用执着与奉献投身绿色建筑事业,将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澎湃动能。在他的示范引领和第七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正以领跑者的姿态,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